|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A.地形纬度 B.大气环流地形 C.纬度大环流 D.海陆分布降水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可知图中M为闭合中心,根据等值线图一般判断规律可知,外围等值线应该是3月1日或者3月15日;结合中国地形可知M点位于中国四川盆地,地势低,而且受北部山脉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故温度较同纬度地区高,入春时间应该比同纬度的地区早,所以外围M点等值线应该是3月1日,M点时间比3月1日较早,故选项B正确。
【小题2】根据图中等值线分布可知:由南向北入春时间逐渐变晚;入春时间直接反映了气温的差异,影响南北方向温度差异的主要是纬度因素;图中西部山区入春时间较同纬度地区晚,主要是因为西部地势高,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故入春时间较晚,所以影响我国入春时间东西差异的是地形,南北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故选项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图、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上海某年8月8日最高气温比8月9日最高气温高出7℃,其原因可能是(?)
A.8月9日有寒潮到达 
B.8月9日有一高压系统控制上海,云量大
C.8月9日受台风系统影响,出现阴雨天气
D.8月9日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梅雨连绵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受台风的影响,形成降温。选择C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该图为四幅热力环流图中,画法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热力环流的基本特征:“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故城市热岛效应,市区形成上升气流,郊区为下沉气流,形成环流,故A正确;晚上的海陆之间,陆地气温较海洋低,故陆地上应为下沉气流,海洋上形成上升气流,C错误;白天的海陆之间,陆地气温较海洋高,故陆地应为上升气流,海洋上形成下沉气流,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热力环流形成的一般原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齐民要术》有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若该图表示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
B.甲地气流下沉运动
C.乙地气流下沉运动
D.近地面空气由乙地吹向甲地
小题2:若该图表示等温面分布示意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地近地面可能形成气旋
B.甲地近地面可能形成反气旋
C.乙地天气为阴雨天气
D.乙地气流上升运动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环境的综合运用。
小题1:根据等压线的弯曲状况上凸为高压,下凹为低压,可以判断甲地近地面为高压,高空为低压;乙地近地面为低压,高空为高压。A选项没有指定季节或时间,所以没法判定正误,近地面形成高压则可推断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低压可推断空气上升,所以甲地气流下沉,乙地气流上升。同一水平方向空气由高压吹向低压,所以近地面空气由甲吹向乙。
小题2:主要考察温压关系,同一水平面气温高则气压低,所以可以推断甲地较乙地气压低。近地面形成低压可能是气旋,近地面高压可能形成反气旋。乙地近地面形成高压则可推断空气下沉,多晴朗天气;甲地近地面形成低压可推断空气上升,多阴雨天气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水的运动》高频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