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十) 
            
            2017-09-24 05:46:2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人们可用观测日影的方法来测量所在地的纬度。如图9所示,OL为当地一竖立直杆,OP和OQ是某日不同时刻OL的日影。下图中两条曲线分别示意某两地3月份到7月份的昼长变化。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直杆所在地的纬度(  ) A.80°S B.80°N C.75°S D.65°N
   |   小题2:观测当日①、②两地昼长分别约为(  ) A.8小时 14小时30分 B.10小时 13小时30分 C.16小时 9小时30分 D.17小时 10小时30分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9可以看出,OP和OQ两个日影朝向分别为正南和正北,且太阳高度角分别为25°、5°,说明两个时刻分别为正午和子夜,此地正值极昼。该地正午日影朝南,说明该地在南半球,排除B、D两项;该日的太阳直射点纬度为(25°+5°)/2=15°S;该地的地理纬度为90﹣(25°﹣5°)/2=80°S。 小题2:根据图10中①、②两地的3月份到7月份的昼长变化情况,可以看出①地6月21日左右昼长只有7小时左右,故①地应在南半球;②地6月21日左右昼长为15小时左右,故②地应在北半球。根据上题,当日太阳直射点在15°S,南半球各地应昼长夜短,故排除A、B两项;太阳直射点从赤道移到南回归线用三个月的时间移动23.5°,则移动15°约用两个月时间,即该日为11月21日 左右。图中5月21日①、②两地的昼长分别为8小时和14小时30分,其昼夜长短情况与11月21日正好相反,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甲图为“某日地球光照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点钟;图中昼长最短的点是________;太阳高度角小于0°的点是________。(6分) (2)甲图可能是________(选择填空)的太阳光照图。(2分) A.6月22日? B.12月22日? C.6月1日? D.10月1日 (3)根据上题的日期判断,此日,B地地方时________时日出,C地地方时________时日落。(4分) (4)若计划在A、B、C三地均新建住宅小区,小区中的楼房高度均为H,则楼间距最大的是________地。(2分) (5)B地位于C地的________方向。A、B、C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4分)
    
	参考答案: (1)10? E? A (2)C (3)4? 18 (4)B (5)西北? C? A? B  
	本题解析: (1)图中150°E经线平分昼半球,此时为12:00,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由此可计算出北京时间为10:00。图中北极附近的极昼现象发生的范围靠近北极圈,南极附近的极夜现象发生的范围靠近南极圈,可以判断为北半球的下半年,且在夏至日前或后。当天,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所以,昼最长为E点,最短为A点。光照图上,昼半球的太阳高度都大于0,晨昏线上等于0,夜半球小于0。 (2)图中北极附近的极昼现象发生的范围靠近北极圈,南极附近的极夜现象发生的范围靠近南极圈,可以判断为北半球的下半年,且在夏至日前或后,选C。 (3)C点位于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此刻C点日出的地方时为6:00,日落地方时为18:00;从图中可以看出B与C相差经度30度即2个小时,B在C的西侧,因此,B地日出时刻(地方时)为6:00-2:00=4:00。 (4)图中经纬线告诉我们,B即位于C的西侧,由位于C的北方,因此,B位于C的西北方向。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也就是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所以,线速度从大到小是C>A>B。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北京时间为2.此日M地的昼长为3.此日N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5时 B.8时 C.10时 D.15时 E.6小时 F.12小时 G.15小时 H.18小时 I.40° G.90° 20° 70°
    
	参考答案:1. A 2. D 3. A  
	本题解析:试题解析: 1.考查时差的计算,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24时(0时)故45°E地方时(东三区)为0时或24时(顺地砖自转方向看,经度越来越大者为东经,)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5点(东加西减,相邻时区差1小时)。 2.图中判断M点在晨线上(顺地球自转方向,黑夜过度到白昼为晨线),即M点的日出时间为90°E的地方时为3(45°E地方时为0时,东加西减)。根据昼长公式昼长=(12-日出)*2,所以昼长为81小时。 3.晨昏线的分界点纬度=90°-太阳直射点纬度,根据图中信息,太阳直射子啊20°。同时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故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S,根据H=90°-纬度差(所求点的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同减异加),N(70°S)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0°。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列国家中最不适宜使用夏令时的是: A.中国 B.西班牙 C.南非 D.新加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夏时制(Daylight Saving Time:DST),又称“日光节约时制”和“夏令时间”,是一种为节约能源而人为规定地方时间的制度,在这一制度实行期间所采用的统一时间称为“夏令时间”。一般在天亮早的夏季人为将时间提前一小时,可以使人早起早睡,减少照明量,以充分利用光照资源,从而节约照明用电。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季节变化小,白昼时间变化小。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郓城(115°E,35°N)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6月22日,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吸热效果,应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  ) A.23°26′ B.11°34′ C.66°34′ D.5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