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根据联合国标准,如果某地区65岁以上的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图为“1964~2000年中国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1.1964~2000年我国人口增长状况是2.进入2000年,我国面对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的出生率迅速升高
B.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C.15~64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D.65岁及以上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E.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但就业压力仍较大
F.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严重短缺
G.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数量日趋减少
H.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每年新增人口多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
1.图示显示1964~2000年,15--64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而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减少;当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大于等于7%时即进入老龄化社会,图中显示我国达到此比例的年份为2000年。
2.进入2000年后,我国面临着人口的双重压力,一方面人口总数多,就业压力大,另一方面在经济尚欠发达的情况下已步入了老龄化社会。但我国总人口多,15~6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大,尚不存在劳动力严重短缺状况。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学会三轴坐标的正确读图和我国的人口现状。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图是芬兰历史上三个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死亡率变化状况图。

下列对芬兰人口变化状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A.自然增长率一直在下降
B.死亡率呈波动上升
C.从乙阶段进入了现代型
D.出生率一直在下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可计算其人口出生率的变化,D项正确;直接根据三个阶段的人口三率特征可判断,甲阶段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高高低模式;乙阶段处于高低高解题,丙阶段属于低低低模式。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增长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人口三率变化特征,并能结合三率特征进而判断人口增长模式。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西南某省份为大力种植橡胶,一直在砍伐原生态林。橡胶林涵水能力很差,为保证橡胶产量,需要扩大间距,控制单位面积植株数。下图为原生态林和橡胶林的水循环示意图。

指出橡胶林涵养水源能力很差的表现,并分析原因。(10分)
参考答案:
表现:蒸发量增多(2分);地表径流增多(2分);下渗量减少(2分)。
原因:生物多样性减少(2分);植被稀疏(2分)。
本题解析:图中显示橡胶林的蒸发量大,地表径流多,使下渗量减少,那么涵养水源的能力低。其原因是橡胶林中橡胶的间距大,树种单一,所以植被稀疏,使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一般容易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其中A地区易发生_________________等气象灾害,D地区易发生_________________等地质灾害。
(2)人们在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进行农业生产时,如果不注意生态建设,往往容易诱发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其中C地区容易发生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E地区容易发生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
(3)A所在地区在气候上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地区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却较低,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B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干旱、沙尘暴;地震、滑坡、泥石流
(2)土地盐碱化;土地石漠化
(3)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4)山高谷深,交通不便;地壳运动活跃,地质条件复杂。
(5)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地处地势一、二级阶梯过渡地区:土地贫瘠;植被稀少,土地荒漠化严重;河流稀少,多为季节性河流。(任答3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读图,回答小题。
1.依据图2判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2.目前发达国家属于
A.20世纪初期
B.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E.“高一高一极低”模式
F.“低一低一低”模式
G.“高一低一高”模式
H.“高一高一较低”模式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结合图示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时期就是出生率曲线与死亡率曲线差值最大的时期。有图可以推出: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人是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故选C。
2.发达国家由于经济水平较高再加上生育观念的影响,一般是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低的模式。故选B“低一低一低”模式。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和读图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通过图表考查人口增长及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解答时可直接利用图示中出生率曲线与死亡率曲线差值来判断自然增长率的高低。
【知识总结】
增长模式:
传统型:
“高高低”模式
又可分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和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基本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很/较低自然增长率。(高高低)
分布:原始社会和现在非洲个别国家的个别地区原始社会受自然环境的限制,自然环境优越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高,环境差的地区自然增长率低。
过渡型:
基本特点: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高低高)
“高低高”模式
利:增加社会劳动力,增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促进城市化进程;
弊:过多的人口造成社会就业压力空前,更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紧缺,社会难以安定等一系列问题。
分布:农业社会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现代型:
基本特点:人口出生率开始明显下降,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随着两者的差距逐渐减小,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有些发达国家甚至开始出现负增长或零增长。(低低低)
利:有效缓解人口迅猛增长的趋势,使区域人口从严重的不平衡状态回复到新的基本平衡状态。
弊:随着“现代型”的发展,有的国家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这使得社会劳动力缺乏,不利于产业发展,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国防兵力不足;并出现人口老龄化严重,增加社会福利负担,更不利于国家的财政建设。
分布:(1)大部分发达国家是“现代型”(2)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3)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