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10分)【地理——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象鼻山原名漓山,位于广西桂林市内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下图为桂林象鼻山景观图。

说出象鼻山景区主要自然旅游资源类型并分析旅游业对桂林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参考答案:
地质地貌景观;水域风光。(4分)
有利于增加经济收入(增加外汇收入,回笼货币资金);
有利于带动交通业、餐饮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发展;
有利于改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
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6分)
	本题解析:
读图,看到的象鼻山景观,有山水,有象形地貌,所以属于地质地貌景观及水域风光。
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地方的经济收入,如增加外汇收入,回笼货币资金等。有利于带动交通业、餐饮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改善当地的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地区联合打造旅游产业联盟是今后旅游发展措施之一。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以北京为中心已经形成1~7小时交通圈。2008年12月,京、冀、津、辽、鲁、豫、晋、陕、内蒙古九个省区市签署协议,成立环渤海旅游产业联盟,打造旅游共同市场,携手应对风险。在联盟体内,实现资源共享、客源共享,避免旅游景点重复建设,同时建立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和投诉受理平台。为方便游客,联盟还将探讨实行区域内旅游护照制度和自驾车、旅游大巴车高速公路过路费减免等优惠措施。
材料二?图为我国三个旅游区景观图

(1)图中A、B、C三处景观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作为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B处从文化景观范畴看属于?,C处景观在地质构造上称为?。(4分)
(2)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环渤海地区联合打造旅游产业联盟的好处。(3分)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区域旅游产业联盟建立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变化。(3分)
 
	参考答案:(1)A? C?宗教文化?地垒(4分)
(2)?资源、客源共享;节省投资;降低风险。(3分)
(3)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更好;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更好;经济距离缩短;交通通达度提高(答出三点即可得3分)
	本题解析:
(1)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A(锡林郭勒草原);作为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C(泰山);B处从文化景观范畴看属于宗教文化;C处景观在地质构造上称为地垒。
(2)由材料一可以判断,环渤海地区联合打造旅游产业联盟的好处是资源、客源共享;节省投资;降低风险。
(3)该区域旅游产业联盟建立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更好;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更好;经济距离缩短;交通通达度提高。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下图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有枣园、杨家岭等革命旧址360余处。2004年6月份以来,从全国各地前来延安参观学习的人数较往年同期大幅增长,延安各宾馆、饭店全部爆满。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上半年,延安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31.7万人,旅游综合收入达8.36亿元人民币,创历年新高。

(1)根据上述资料,评价延安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5分)
(2)江苏省的人口少于河南省,与延安的距离长于河南省,而到延安旅游的人数却多于河南,其原因是什么?(2分)
(3)试分析延安旅游业的发展对本地区经济的积极作用。(3分)
 
	参考答案:
(1)延安是革命圣地,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1分);旅游景点多,集群状况好(1分);既有革命旧址、安塞腰鼓等人文景观,又有壶口瀑布、黄土高原等自然景观,地域组合状况好(1分);交通便利:有铁路、国道和航空港(1分);基础设施较完善(1分)。
(2)江苏经济较发达,旅游消费需求多(2分)。
(3)①增加外汇、回笼货币(1分)?②促进本地区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的兴旺,并带动电信、饮食服务业、商业、文教卫生等相关行业的发展(1分)?③为本地区提供就业的机会和岗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1分)。
	本题解析:(1)旅游景区开发的条件主要从旅游景观的资源价值、交通条件、市场距离和地区接待能力等方面分析。(2)经济因素是影响旅游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3)旅游业对本地经济的作用主要从增加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增加就业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旅游景区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发展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等基础内容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旅游市场需求与地区旅游接待能力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四幅图中,横线表示__________,曲线表示__________。
(2)一个地区旅游接待能力应与旅游市场需求相适应。A图和B图带来的主要问题分别有哪些?A图__________;B图__________。
(3)C图、D图中的虚线分别表示增加旅游项目及采取季节差价后的实际情况,问这样做的好处分别是。
 
	参考答案:
(1)地区旅游接待能力 旅游市场需求
(2)反映旅游接待规模过大,投资过大,利用率过低造成的经济损失 反映旅游接待能力过小,因无法满足游人需求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3)增加旅游项目可吸引更多的游人,以降低使用率的损失;采取季节调价,可在淡季吸引游人以降低使用率的损失,同时也可在旺季通过价格调节减少无法接待的损失
	本题解析:命题意图: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要素之间的关系。根据图中横线表示地区接待能力,曲线表示市场需求,则图A大部分时间为供过于求,图B大部分时间为供不应求,图C增加旅游项目则为了吸引游客,提高旅游设施的使用率,图D采取季节差价则是为了调节游客的季节分配。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图为武夷山玉女峰。2012年,武夷山共接待中外游客87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随着旅游者人数的增长,景区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

(1)说出玉女峰所属的旅游资源类型,并简述该景观的主要成因。(3分)
(2)从政府机关、旅游开发规划者、旅游者角度,分别列举武夷山旅游环境保护中应采取的措施。(3分)
 
	参考答案:(1)自然旅游资源(或自然景观)(1分)
内力作用(或地壳运动),导致地壳抬升(1分),之后,外力作用(或流水侵蚀为主)不断塑造玉女峰景观(1分)。
(2)政府机关:建立健全旅游环境法律法规(或倡导绿色生态旅游;加强监管)(1分)。旅游开发规划者:评价旅游环境容量(或旅游景区合理规划;合理规划设计旅游景观基础设施)(1分)。旅游者:自觉参与旅游环境保护,做生态旅游者(1分)。
	本题解析:(1)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玉女峰为自然原因形成,故属于自然景观;特殊地貌形态的形成都是受内外力共同长期作用的结果,其山峰的形成应为内力作用地壳抬升的结果,而在湿润地区,又久经流水侵蚀而塑造出特殊的地貌形态。(2)政府机关在旅游环境保护中主要起监督的作用,故应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旅游开发规划者为旅游环境保护中的主要管理者和开发者,故应主要在景区开发中加强环境保护,合理规划,并做好对旅游者的宣传、管理;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在旅游环境保护中应自觉保护环境,减少破坏。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旅游资源的基本分类,并结合地形地貌的形成原理分析,掌握政府机关、旅游开发规划者和旅游者在旅游环境保护中的基本角色,进而判断各自应采取的措施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