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省(区)境内年均温、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横轴表示南北或东西向,字母n表示经度或纬度,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年降水量少于乙地,主要是距太平洋更远
B.甲地年均温大于乙地,主要是两地地形不同
C.甲乙两地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有550千米
D.甲乙两地之间有南北走向的著名山脉
2.符合该省(区)地理特征的是 
[?]
A.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
B.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一直是人口净迁出地区
D.城镇、村庄多呈点状或带状分布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某河流域略图,完威1~2题 

1、图中甲河为
[? ]
A、汉江
B、闽江
C、两江
D、渭河
2、甲河干流的南、北支流比较,南岸支流
[? ]
A、流程长,较稀疏
B、流经地区坡度较大
C、水质清,无结冰期
D、流经地区多是红壤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某河流源于山麓地带,其径流量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少,最后消失。回答问题。1.该河径流量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①下渗?②蒸发?③降水减少?④灌溉等引用2.该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3.该河流可能位于我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E.雨水
F.冰雪融水
G.地下水
H.季节性积雪融水
I.西北地区
G.东北地区
华北地区
西南地区
 
	参考答案:1. D
2. B
3.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河流。
1.河流径流量自上游向下游逐渐减少,是内流河的流量变化特征,由于内流河,以上游冰川融水补给为主,上游水量较大,下游流经干旱地区,蒸发、下渗及灌溉用水,使下游水量逐渐减少。
2.内流河以冰川融水为补给。
3.我国的内流河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09年7月22日上午千年一遇的日全食扫过我国部分地区(见下图),据此回答1—3题。

1、关于图中圈食带(阴影部分)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带内各地太阳能资源丰富 
B、带内最多拥有两种气候类型 
C、带内河流最终都东流入太平洋 
D、带内拥有五种基本地形类型 
2、若下图是成都、宜昌、武汉、上海四城市在同一时刻拍摄到韵日食景观,则属于在宜昌拍摄的是 

[? ]
A、A
B、B
C、C
D、D
3、此次只全食发生时,天文爱好者在日食带地区拍摄到的自然景观照片,天空背景的蔚蓝色逐步变得灰蒙蒙,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 ]
A、散射作用 
B、反射作用 
C、折射作用 
D、保温作用 
 
	参考答案:1、D
2、C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比较我国三大自然区之间自然特征差异,回答问题1.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自然区是2.我国北方住宅有院落,且围墙很高的原因是3.傣家的竹楼反映了当地的4.下列具体反映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北部
B.青藏高寒区
C.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D.东部季风区南部
E.平原广大
F.太阳辐射强
G.降水少
H.冬季风力强
I.气候环境
G.地形条件
水文环境
植物特征
南方人以米食为主
北方人说话婉转
南方方言较少
南方的重工业发达
 
	参考答案:1. B
2. D
3. A
4.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自然区域。
1.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人口密度最小。
2.北方地区冬季寒流,院落围墙可减缓冬季风的影响。
3.傣族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南部,位于热带地区,气候闷热潮湿,故竹楼利于通风散热,还防潮。
4.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故人们主要以米饭为主食。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