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A”和“地球光照示意图B”,图中虚线表示回归线和极圈,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小题。(14分)

(1)图A中MN表示 。图B在图A ①、②、③、④四个位置中的 。(2分)
(2)图A中④位置的日期是 ,该日南半球各地白昼达一年中最 ,极昼现象出现在 _ 极圈及其以内地区。(3分)
(3)在图A中,12月18日至20日,醴陵正午旗杆影长变 ,正午太阳高度变 ;该时段地球运行在图中 段(填字母),太阳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4分)
(4)图B表示的是北半球 (节气)的昼夜状况,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 。此日后,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的情况是_____ (3分)
(5)图B中甲乙两地相比,昼更长的是_____ 地;此时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69°22′S)的昼长为______ 小时。(2分)
参考答案:(14分,每空1分)
(1)昏线(晨昏线) ② (2分)
(2)12月22日前后 长 南 (3分)
(3)长 小 C 南 (4分)
(4)夏至 8点 先变慢后变快 (3分)
(5)乙 0 (2分)
本题解析:
(1)晨昏线是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面向太阳的一侧是昼半球,背向太阳的一侧是夜半球。
图B图示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表示北半球的夏至日,对应图A中的②位置。
(2)图A中④位置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即12月22日前后。这一天南半球各地白昼达一年中最长,极昼现象出现在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
(3)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物体的影子达一年中最长;12月18日至20日,接近冬至日,所以正午旗杆影长变长,正午太阳高度变小;该时段地球运行在秋分到冬至日时段,即图中C段,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到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达最南。
(4)图B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表示的是北半球夏至日。图示经线间距30度,赤道上的甲地正值日出时刻,为6:00;由图可判断甲地经度是90E,北京时间即120E的地方时是8:00。地球公转速度在远日点(7月初)最慢,近日点(1月初)最快,所以此日后,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5)图B中甲乙两地相比,乙地纬度更高,昼更长;此时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69°22′S)也是极夜现象。
考点: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读地球晨昏线示意图,回答问题。图为晨昏线通过极点A后,与AC所在的经线相交于B点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最大的圆为赤道,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小虚线圈为极圈,C为极圈上的一点,B为经线AC段的中点。

(1)晨昏线通过极点A之日,日期约为____月22日;通过B点之日,日期约为____月7日。
(2)晨昏线通过B点之时,(如图所示)一艘位于赤道上的邮轮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出,该邮轮所处的经度位置是_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大约是_____。
(3)晨昏线通过B点之日,与北京(40°N)所处纬度不同,但正午太阳高度却相同的纬度是_____;C地正午太阳高度年较差为_____。
(4)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上海的白昼时间逐渐_____,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______。
(5)由B到D最短路线前进的方向是_____,图中所示日期D点昼长为_____小时。
参考答案:
(1)3,5
(2)135°W,11°43′N
(3)16°34′S,46°52′(约47°)
(4)延长,减慢
(5)自西北向东南,18小时
本题解析:
(1)晨昏线与纬线圈的交点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关。
(2)赤道处终年6时日出。B点经度为135°E,位于夜半球的中间,当地时间为0时,从而可以判断出该邮轮所处的经度位置是135°W。B为经线AC段的中点,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大约是11°43′N。
(3)正午太阳高度=90°—(要求的某地的纬度与直射点纬度的距离)。再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4)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北半球极昼的范围越来越大,上海的白昼时间逐渐增长,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减慢。
(5)由B到D最短路线前进的方向是沿晨昏线运动(晨昏线为大圆),是自西北向东南。图示时刻,D点位于晨昏线上,夜长为6小时,昼长为18小时。
考点:本题考查日照图的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表是地球不同纬度地区在二分二至日所受到的天文辐射日总量(卡/平方厘米)变化情况表,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
日 期
| 90°N
| 70°N
| 50°N
| 30°N
| 0°
| 30°S
| 50°S
| 70°S
| 90°S
|
3月21日
| 0
| 316
| 593
| 799
| 923
| 799
| 593
| 316
| 0
|
6月22日
| 1110
| 1043
| 1020
| 1005
| 814
| 450
| 170
| 0
| 0
|
9月23日
| 0
| 312
| 586
| 789
| 912
| 789
| 586
| 312
| 0
|
12月22日
| 0
| 0
| 181
| 480
| 869
| 1073
| 1089
| 1114
| 1185
|
(1)天文辐射是指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从表中可以看出,全年获得天文辐射最多的纬度在 。
(2)南纬70°在6月22日的天文辐射量为0卡/平方厘米的原因是( )
A.该地处于极夜期 B.受当地降水影响
C.冬季冰川的反射率大 D.太阳高度极小
(3)北纬50°天文辐射量最小值出现的日期在 ,主要原因是什么?
(4) 从上表看出,影响天文辐射量的因素有 、 和 。
参考答案:(第(3)问第二空4分,其它每空2分,共16分)
(1)赤道;
(2)A;
(3)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小,且白昼为一年中最短;
(4)日地距离,正午太阳高度,白昼长短
本题解析:
第(1)题,从表中可以看出,全年获得天文辐射最多的纬度在赤道。
第(2)题,6月22日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故66.5°S以南地区出现极夜,故南纬70°在6月22日的天文辐射量为0卡/平方厘米。
第(3)题,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一年中为直射点距离50°N最远的一天,即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小,故天文辐射量最少。
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正午太阳高度、日地距离和昼夜长短是影响天文辐射的主要因素。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辐射和对资料的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还需明确:正午太阳高度角是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但北极和南极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相同,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北极太阳辐射达到最大,但地球公转位于远日点附近,而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南极地区太阳辐射量达到最大值,但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附近,故北极的太阳辐射最大值小于南极。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发射地球卫星与地球自转线速度有关。下列地区最有利于卫星发射的是( )
A.拜克努尔(46°N)
B.肯尼迪(28°N)
C.甘肃酒泉(40°N)
D.库鲁(5°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