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有
[? ]
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氟利昂
B、臭氧、二氧化硫、水汽
C、二氧化碳、氟利昂、甲烷
D、氮氧化物、臭氧、二氧化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关于“南极臭氧洞”的正确叙述是
[? ]
A.表明在南极地区已无臭氧分布
B.出现在对流层
C.纯属人为原因造成的
D.其大小随季节变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有
A.可以改变大范围的气候状况
B.可以减少地表水的使用
C.可以保护濒危的野生动植物
D.不能缓解受水区的生态缺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可参考南水北调的意义分析。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有利于改善局部地区的小气候;使地表水的使用增加;利于保护湿地,故利用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缓解受水区因缺水而导致的生态恶化;故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中甲、乙两图为两地太阳辐射图,图中虚线曲线为到达地面的实际太阳辐射。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影响到达地面实际太阳辐射两地差异的因素,不可能是
A.到达甲、乙两地上空大气上界而的太阳辐射一定不同
B.实际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状况是甲地大于乙地
C.到达甲、乙两地的太阳辐射波长不同
D.电位时间内乙地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较大
E.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时间
F.太阳辐射的时间
G.天气状况
H.地势的高低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1.由两图比较可知到达甲、乙两地上空的太阳辐射是相同的,而且在太阳光传输过程中波长是不变的,实际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状况则是甲地大于乙地,也表明单位时间内乙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比甲地少。
2.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时还要受到光照时间的长短、天气、地势等因素的影响,而与太阳光到达地面的时间无关,因为光的传播速度非常大。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太阳是地球热量的来源回答问题1.下列哪个部分不属于太阳大气圈2.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3.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色球层
B.日冕
C.太阳风
D.光球层
E.黑子、耀斑
F.耀斑、日珥
G.日珥、太阳风
H.太阳风、黑子
I.在组成太阳的物质中,主要是氢元素
G.太阳的巨大能量来自于内部辐射区中的核聚变反应
太阳是银河系中最古老的恒星
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天体
参考答案:1. C
2. A
3. B
本题解析:1.太阳大气由里往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太阳风属于太阳活动,不属于太阳大气层。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标志。太阳大气由里往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黑子,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耀斑。黑子数目和耀斑大小变化的周期大约都为11年,所以黑子数目的多少才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3.太阳主要由氢元素和氦元素;太阳的巨大能量来自于内部辐射区中的核聚变反应,太阳是太阳系中较年轻的恒星。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