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A.R板块上的东西两侧 B.M、N板块上的东侧 C.N板块上的东西两侧 D.M板块上的西侧,N板块上的东侧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经度的变化可判断该纬线在北半球,N板块大致位于20°W往东到150°E之间,为亚欧板块。
小题2:海岸山脉一般位于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交界处,位于大陆板块一侧,R板块较薄,其邻近的M板块西侧,N板块东侧有海岸山脉。
小题3:x、z处板块发生挤压,为消亡边界,y处板块张裂,为生长边界。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形成喜马拉雅山的两大板块是?(?)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D.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学习中要记住六大板块的名称及其包括的海洋和陆地。六大板块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喜马拉雅山脉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而形成的。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该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下列地质事件由先到后发生的顺序为
①断层的发生?②砂岩沉积?③页岩沉积?④岩浆的侵入
⑤页岩层与石灰岩层间侵蚀面的侵蚀作用2.关于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①④⑤
C.⑤③②④①
D.⑤③④②①
E.图中页岩因属于变质岩而不可能含有化石
F.花岗岩属于喷出岩,砂岩属于沉积岩
G.图中断层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H.从地壳运动角度分析,该地地壳一直是上升隆起的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岩层特点,可知该地最早形成了石灰岩,石灰岩受外力侵蚀后又出现了页岩的沉积,后又发生了砂岩的沉积。之后,又发生了岩浆的侵入活动,形成了花岗岩。最后,发生了断层使石灰岩、页岩、砂岩、岩浆岩都发生断裂错位。故选C。
2.图中石灰岩、砂岩、页岩均为沉积岩,花岗岩为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断层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故选C。
考点:本题组考查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点评:地质事件发生先后顺序的判断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解答本题要引导学生从书本的基础知识去理解,从而做到问题回归书本,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化整为零。只有掌握了做每类题型的方法和规律,才能使学生触类旁通,以不变应万变。
本题难度:困难
5、填空题 (12分)据中新网报道,2014年9月14日,冰岛巴达本加火山爆发,岩浆喷涌而出。巴达本加火山是冰岛第二大火山,根据记录,该火山最近一次爆发是在100年前。读下图回答。
(1)冰岛是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岛国,处在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之间;从板块移动方向看,冰岛位于板块的________边界(填“生长”或“消亡”)。(3分)
(2)成因上,火山喷发所形成的岩石属于_________________。(1分)
(3)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反映在大气热量平衡示意图(右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________、________;增强了射向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________。从理论上说,空中火山灰云团使得当地昼夜温差变________。(4分)
(4)在冰岛苔原带中的热泉附近分布有草甸,该地理现象反映的地理分异规律是_______________。(2分)
(5)冰岛火山喷发的烟尘缓缓向英国、挪威、德国、波兰等国飘移,“吹瘫”了欧洲空中交通,其原因主要是该地区受到________(风带名称)的影响。(2分)
参考答案:
(1)亚欧 美洲 生长(每空1分 www.91exAm.org,3分)
(2)岩浆岩(1分)
(3)①②③ 小 (每空1分,4分)
(4)地方性分异规律(2分)
(5)西风带(2分)
本题解析:
(1)冰岛位于大西洋中部,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之间,为生长边界
(2)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为岩浆岩。
(3)图中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②为吸收作用,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地面辐射。因此削弱太阳辐射的为①与②,火山灰可得当地气温日较差变小。
(4)冰岛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在热泉附近因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改变了当地的热量状态,有草甸分布。因此反映的是地方性分异规律。
(5)北纬40度到60度之间为盛行西风带,受西风吹动,烟尘朝欧洲方向飘移。
考点:板块构造、岩石成因、大气的热力状况、三圈环流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地理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