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图为“某市2000年地价和2010年地价对比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从图可以看出
1.从图可以看出
①从市中心到郊区地价持续降低
②该市规模扩大
③该市中心城区范围扩大
④该市地价整体有所上涨2.在2010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该市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该市区可能在近郊区建设了
①蔬菜种植基地?②高新技术开发区?③大学城?④美术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E.①②
F.②③
G.③④
H.①④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远郊区2000年与2010年地价差别较小,升值幅度较小;2010年地价线均高于2000年地价曲线;地价的上涨反映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规模的扩大。正确答案选C。
2.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大学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会通过地价反映出来。正确答案选B。
考点:主要考查了城市地价曲线的变化及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城市地价曲线的变化及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多层次的城市体系,下图(图中黑点大小表示城市等级高低)的核心城市是

A.上海
B.南京
C.杭州
D.苏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等级。图示反映等级最高级的城市为上海(全国中心城市)。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城市化过程包含了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等过程。下图示意我国四个省(市、自治区)2000年土地城市化质量的差异。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出关于四省市的结论正确的是2.重庆城市用地人口密度大于上海,但城市用地经济密度却低于上海,与其相关的因素是
1.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出关于四省市的结论正确的是2.重庆城市用地人口密度大于上海,但城市用地经济密度却低于上海,与其相关的因素是
A.内蒙古的城市化进程最合理
B.上海的城市化质量最高
C.重庆的城市化速度最快
D.贵州的滞后城市化程度最高
E.地形起伏较大,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F.第一产业发达
G.城市用地较为完整
H.城市化水平较高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从图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城市用地的经济密度分析城市化质量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根据图示内蒙古、上海、重庆、贵州四个省区的2000年土地城市化质量的差异,反映出上海市的城市用地经济密度远高于内蒙古、重庆、贵州等省区,反映了上海的城市化质量最高。
2.据图可知重庆城市用地人口密度大于上海,主要由于重庆是山城,地形起伏大,适合城市用地的部分土地上人口密度较大,而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上,地形平坦,适合城市用地的面积广。重庆城市用地经济密度却低于上海,主要由于上海城市产生的GDP总量远高于重庆,反映了重庆市的经济效率低于上海,主要是由于重庆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上海落后。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功能区,该城区有一条河流穿过。据此回答题。
 1.若该城市各功能区布局合理,则f最有可能是2.若a、g均为住宅区,下列叙述正确是
1.若该城市各功能区布局合理,则f最有可能是2.若a、g均为住宅区,下列叙述正确是
A.住宅区
B.文化区
C.工业区
D.中心商务区
E.g环境优于a
F.a地价高于g
G.g人口密度大于a
H.影响a、g分化的主要原因是行政因素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若该城市功能区布局合理,则中心应为中心商务区,工业区应位于城市外围,且不能对城市造成严重污染,结合风向标可知该地多西北风和东南风,工业区应建在与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即东北部和西南部;再结合等高线可知,该城市的河流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流,工业区应位于河流下游,则图中f最有可能是工业区。
2.结合上题结论,g附近有河流经过,地势较高,且远离工业 区而环境条件好于a,故g可能为高级住宅区。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的合理布局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结合图示的风向、河流流向进而判断工业区的位置,并结合环境因素判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内部分化。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结构演化图,读图完成问题。
 1.下列有关1985~2000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结构变化叙述错误的是2.推动本地区近年来空间结构变化较快的最主要原因是
1.下列有关1985~2000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结构变化叙述错误的是2.推动本地区近年来空间结构变化较快的最主要原因是
A.大、中、小城市均发展较快
B.城市空间结构日趋复杂
C.城市由点状发展成为岛状
D.该区域与外界联系减弱
E.当地优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F.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G.大量来自内地流动人口的涌入
H.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加快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长三角的城市化。
1.从图中特大、大、中、小城市的数量对比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它们的数量都有较
大的增加,故均发展较快;到2000年该区域形成城市群,呈岛状,开放程度加大,与外界
联系更加密切。故D项说法错误。
2.这种变化是在自然条件没有较大变化的基础上发生的,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随着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长三角地区原有的第一产业不断向第二、三产业升级调整,促使其不
断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