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与地图》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A.① B.② C.③ D.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中100m与500m的等高线之间等高距为400m,图中有4个等高距,则任意两相邻等高线之间差值为100m,而图中陡崖顶部的等高线值为600m,则顶部的高度取值范围为600m-700m,故符合的选项为D。
【小题2】由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地方的甲村、乙村连起来,从①点看得到甲村,从①看乙村时中间有山脊挡住了视线,故A错;从②看甲乙村时中间无高大障碍物挡住,故B对;从③看甲村时中间有高大陡崖挡住,故C错;从④看甲村时中间经过了山顶,挡住了视线,故D错。
考点:通视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3年4月20日上午8:02,四川省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芦山及雅安震感明显,四川成都等地也有震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地震发生时2.下面关于芦山地震产生的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量以波的形式传播到成都雅安
B.横波先传播到成都雅安
C.芦山的居民先感觉到地板水平晃,后感觉到上下颠
D.芦山的居民只感到上下颠
E.P波到达莫霍面后速度迅速降低
F.S波到达古登堡面后速度迅速降低
G.P波和S波到达莫霍面后速度均迅速增加
H.P波和S波在地幔内部的传播速度是均一的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地震的能量是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A正确;纵波的波速快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先传播到雅安,纵波造成上下颠簸,横波造成左右晃动。
2.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用P表示,传播速度快,可以在三态中传播,横波用S表示,相比纵波波速要慢一点,只能通过固态介质;当它们来到莫霍界面时,都会突然加快,到达古登堡界面时,纵波变慢,横波消失。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震波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回答下面下列小题。(注: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 
【小题1】图中城市中全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
A.罗马
B.的黎波里
C.巴塞罗那
D.雅典
【小题2】根据图中冬雨率等值线总体分布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冬雨率以地中海为中心向四周递减
B.南部冬雨率较高的原因是因年降水量很少
C.北部冬雨率较低的原因是受西风影响时间长,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D.东南部冬雨率较高的原因是受大西洋影响大 ,降水季节分布均匀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地中海南部与北部相比,受西风影响时间短,冬雨率高,从图中可知,的黎波里冬雨率最大,的黎波里受西风的影响时间最短,年降水量最小。
【小题2】受西风和地形的影响,地中海沿岸降水西多东少,北多南少。受气压带风带移动的影响,北部受西风控制的时间比南部长,降水的季节分配越均匀,冬雨率较低。
考点:该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等日照时数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5分)
(1)图中A城市与B城市日照数相差约为 (小时),(2分)
连接AB两城市的铁路线为 。(2分)
(2)“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是对A城市气候的形象写照,分析这种气候形成的原因。(4分)
(3)该地区地下水丰富,但地表水缺乏的原因是什么?(2分)
(4)据报道,2004年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分析说明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3分)
(5)B城市所在省的西部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试分析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2分)
参考答案:(1)1000小时, 贵昆铁路
(2)① 冬季由于位于昆明准静止锋以西,受暖气团控制,多晴暖天气,气温较高;
夏季由于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全年温差小。
② 由于地处高原,地势高,一旦降水太阳辐射被削弱,则气温明显下降。
(3)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但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多溶洞,地表水渗
漏严重,地下多暗河。
(4)① 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热充足;② 能源.矿产和旅游资源丰富;
③ 与东南亚一些国家接壤,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和边境贸易。
(5)由于煤炭资源和有色金属的不合理开发使用,造成(大气)酸雨和粉尘污染.
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
A.1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
B.7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
C.A处7月平均气温高于28℃
D.B处比A处的气温年较差大
【小题2】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内能够欣赏到“一山有四季”的奇妙景观
B.区域内南部河流一般在每年春季开始进入汛期
C.作物熟制由北部两年三熟过渡到南部一年两熟
D.天然橡胶是该区域普遍种植的最主要经济作物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据图可知:1月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所以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7月等温线出现了几处闭合的曲线,因此受地形的影响大;据图可知:A处是河流的发源地,因此海拔较高,等温线越向中心温度越低。A气温小于28℃;B与A相比,7月时B大于A,1月时B小于A,所以B处比A处的气温年较差大,所以本题D正确。
【小题2】据图可知:该区域位于江西、湖南等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山脉不太高,相对高度小,不能在区域内欣赏到“一山有四季”的奇妙景观;区域内南部属于我国南岭以南地区,河流一般在每年春季开始进入汛期;该地区作物熟制由南部的一年三熟过渡到北部一年两熟;该区域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地区,不能普遍种植天然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所以本题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等值线图、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地球运动的地理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