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八)
①若身处平房,可迅速跑到室外 ②若正在行驶的车辆,应加速离开危险区域 ③若身处楼房,应迅速用绳索下楼逃生? ④若身处街道上,应护住头部,远离楼房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D
小题4: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灾害。
小题1:地震发生时,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于横波,故选C项。
小题2:②若正在行驶的车辆上,应寻找空旷地,躲避;错误;③若身处楼房,用绳索下楼逃生会带来更大的危险;错误。故选D项。
小题3:地震不会诱发火山;风暴潮是海水的飓风、台风等强风引起的。错误。
小题4:陷入沼泽地时,用一根长竹竿插入泥潭,用力往上爬,反而会加速下陷速度,应迅速抓住周围植物或树根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地区发生9.0级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20多个国家发布海啸警报。据此并参照图,完成题。
小题1:此次地震成因是
A.板块张裂引起
B.位于板块交界附近
C.火山活动引发
D.位于板块内部地区
小题2:特大地震发生时,正值中国北方沿海盛行
A.西北风、北风
B.东北风、南风
C.西南风、北风
D.东北风、东风
小题3:特大地震发生后,发布海啸警报的国家均临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小题4:观测机构修订了本次地震震级,主要是由于震级大小
A.具有不同的划分依据
B.与地震烈度成正比
C.取决于测量位置
D.与地震的测定技术有关
小题5:日本与我国一水之隔,这里的“一水”是指
A.日本海
B.渤海
C.黄海
D.东海
小题6:下列叙述,说明自然灾害具有链发性特点的是
A.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B.日本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C.地震引发海啸
D.地震持续时间短
小题7:日本东部沿海著名的洋流是
A.日本暖流
B.北大西洋暖流
C.千岛寒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D
小题5:D
小题6:C
小题7:A
本题解析:
小题1: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碰撞边界),地壳运动活跃,故形成此次地震。
小题2:此次地震发生时为我国的冬半年,故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盛行西北风、偏北风。
小题3: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岸,故受次海域的海底地震影响而形成的海啸可能发生于太平洋沿岸国家。
小题4: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不同国家测得的地震震级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其测量技术的差异而导致的。
小题5:结合东亚的海陆分布判断,日本隔日本海与朝鲜、韩国相望,我国与日本之间隔东海相望。
小题6:自然灾害具有链发性主要是指一次主灾诱发其它自然灾害,故地震引发海啸反映了该特征。
小题7:结合世界的洋流分布判断,日本东侧为日本暖流经过。
点评:本题难度低,但考点较多,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掌握日本的板块位置和板块运动形式。②掌握我国东部地区的季风风向规律;③掌握地震的震级特征;④结合东亚的海陆分布;⑤结合地理位置掌握世界主要的洋流分布。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 “2007年2月27日,意大利西西里岛以北的斯特龙博利山口,橘红色的滚烫岩浆顺着山坡缓缓流下,碰到冰冷的海水冒出一团团白烟。”材料描述的自然灾害是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生物圈中,各个生态系统内部是以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数量的稳定为平衡标准的,一旦失衡则会导致生物灾害的发生。据此回答14~15题
小题1:生物灾害包括(?)?
①病害?②虫害?③鼠害?
④赤潮?⑤旱灾?⑥荒漠化
A.①②③⑥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
小题2:诱发生物灾害的直接因素有(?)?
①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②生物体自身的平衡因素被破坏
③有害生物大规模繁殖?
④气候干旱?
⑤水灾频繁?
⑥台风多发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灾害。
小题1:旱灾属于气象灾害,荒漠化属于生态破坏。故选D项。
小题2:注意题干条件为直接因素,故必须从生物自身的异变有关,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城市与地理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