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一)
A.上海(121?E) B.福州(119?E) C.沈阳(123?E) D.杭州(120?E) 2、单选题 下图示意全球某日某时刻的晨线(线上的数据为经度)。据此完成小题。 |
3、单选题 重庆某地(29°N,106°E)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开展太阳高度观测活动。该小组在某一时刻测得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77°,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测得该正午太阳高度的可能日期及地球上开始出现极昼的纬度为?(?)
A.4月22日 77°N
B.5月24日 74°N
C.2月21日 77°S
D.8月21日 74°S
小题2:该小组某学生通过研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发现,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可以建立模型计算得出。图为该学生建立的简单模型(已知a、b)。根据该模型,太阳直射点纬度φ(北半球φ取“+”、南半球取“-”)与a、b的关系为?(?)
A.tanφ=a/b
B.cotφ=b/a
C.tan(29°-φ)=a/b
D.cot(29°-φ)=a/b
4、单选题 图2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在同一纬度的各地:
A.P点地方时是18点
B.此时地球公转角速度较大
C.北京昼短夜长
D.南极点太阳高度为0°
E.地方时相同
F.昼夜长短相同
G.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H.太阳高度相同
5、单选题 下图是M、N两地太阳辐射的年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M地最可能位于? (? )?
A.赤道
B.回归线
C.极圈
D.极点
小题2:N地五月一日时昼夜状况是? (?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极昼
D.极夜
小题3:5~7月间,N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较M地为多,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高度角
B.昼夜长短
C.天气状况
D.地面状况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宇宙中的地球》试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