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环境与环境问题》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十)
A.工业排放的废气 B.家庭炉灶排放的废气 C.汽车排放的废气 D.建筑工地的扬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全球环境问题。
小题1:图中①分布在非洲北部和亚欧大陆内部,因此反映的环境问题是荒漠化问题;②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该地区酸雨问题表现突出;③分布在非洲的原始林区和我国东南、东北林区,应是原始森林破坏问题;④主要分布在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以及我国南方的低山丘陵地区,故农田土壤侵蚀问题表现突出;⑤分布在海洋中,应为海域污染问题;因此B选项正确。
小题2:欧洲的酸雨主要成分是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工业排放的废气、家庭炉灶排放的废气和汽车排放的废气主要是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组成的,是形成酸雨的重要物质,而建筑工地的扬尘主要是粉尘,其不能形成酸雨。
小题3:图中①环境问题是荒漠化,其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表表示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回答9~11题。
小题1:甲和丙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寒潮、酸雨
B.酸雨、水土流失
C.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D.土地荒漠化、寒潮
小题2: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森林覆盖率高
B.地形
C.降水充沛
D.纬度位置
小题3:为治理丁类环境问题,广东省采取的措施有(?)
A.改进种植制度
B.优化燃料消费结构
C.退耕还牧
D.改善冬季供暖设施建设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我国环境问题的分布。根据图示甲在山西省最严重,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严重;乙在山西和新疆较为严重,为寒潮;丙在新疆最严重,为荒漠化;丁在广东最严重,为酸雨。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丙类环境问题为荒漠化。荒漠化在广东不严重的重要土地荒漠化现象在广东不严重的主要原因应是降水丰沛,人类活动虽然导致土地退化,但目前危害程度不高。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丁类环境问题是酸雨,是大量使用矿物燃料产生的酸性气体导致的,有效措施为优化燃料消费结构。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 成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陆地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灰霾是指空气中悬浮着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颗粒物,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大气现象。近年来,成潮和灰霾已成为珠江三角洲比较突出的灾害。据此回答1—2题。
1、造成珠江三角洲近几年成潮灾害严重的原因有
? ①降水减少,导致河流水位降低 ②工农业生产用水增加
? ③全球变暖导致海面上升 ④太阳、月球的引潮力
[?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减少灰霾天气的有效措施是
? ①调整产业结构,开发使用清洁能源 ②合理进行城市规划,使空气流畅
? ③大力发展公交事业 ④完善空气质量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1、C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大气的热状况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