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十) 
            
            
            
 A.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 B.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 C.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D.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所求时区的区时=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东八区区时比西五区早13个小时,所以北京时间=2009年2月10日11点55分+13小时=2月11日0点55分。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月10日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根据图示:①为3月21日前后,④为12月22日前后。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图1)和地球位于甲位置时昼夜状况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17分)
(1)地球绕日公转方向为?。(2分)
(2)每年的?月 ?日前后,地球公转到图中丙位置,此时是北半球的?节气。与甲位置相比,丙位置时地球公转速度较?。(4分)
(3)图2中ab为晨昏线,请在该图中用
绘出夜半球的范围。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临海昼夜长短情况是??,地球上出现极昼现象的范围是 ?。(7分)
(4)此时图2中C点为??点钟,该日C点日出为?点钟。(4分)
参考答案:(1)自西向东(2分)
(2)6? 22(2分)?夏至(1分) 慢(1分)
(3)图略(1分)? 23026/S 或 南回归线(2分)
昼最短夜最长或昼短夜长(2分)?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2分) 
(4)12(2分)? 6(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和晨昏线的综合分析。(1)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2)根据图示丙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故判断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夏至日,地球公转接近远日点附近,故公转速度较慢。(3)图示甲位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则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由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北半球的地方都昼短夜长,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昼。(4)图示C点位于昼半球的平分线,故时间为12时。图示C位于赤道上,由于终年昼夜平分,故日出时间为6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
A.春分
B.秋分
C.冬至
D.夏至
小题2:有关国庆节前后地球公转位置、太阳直射点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到AB之间,速度减慢
B.地球公转BC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C.地球公转到CD之间,速度逐渐加快
D.地球公转到DA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可以看出地球工转到图中字母C位置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所以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北半球夏至,故答案选D。
小题2:我国国庆节10月1日介于秋分节气(9月23日)和冬至节气(12月22日)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并且逐渐向南移动,对照图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可以看出A表示冬至,B表示春分,C表示夏至,D表示秋分,所以说国庆节前后地球公转到DA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故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地球上一条完整的昏线,M、L为昏线的顶点,O为昏线的中点,昏线在地球上是东北—西南走向,M点的坐标为(82°N,105°E)。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L点位于北京的? (  )。
A.西南
B.东南
C.东北
D.西北
小题2:此日M点日出的方位是? (  )。
A.东南
B.东北
C.正南
D.正北
小题3:此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  )。
A.2月5日13时
B.2月5日1时
C.4月23日13时
D.4月23日1时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如下图,从题中信息可知,昏线在地球上是东北—西南走向,M点的坐标为(82°N,105°E),则L点的坐标为(82°S,75°W),因此,L点位于北京的东南。选B。
小题2:由图可知,M点正好出现极昼现象,其日出方位为正北。选D。
小题3:二分日时,两顶点在南、北极点;二至日时,两顶点在南、北极圈,说明每个顶点在三个月内走了23.5°,即每月走近8°。M点与极点差8°,说明此时与春分或秋分相差大约一个月的时间;由下图中M点地方时为0时,可确定北京时间为1时。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晚6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预计嫦娥二号卫星将在约112小时后飞抵月球轨道。据此完成第1~2题。
小题1: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时,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小题2:嫦娥二号卫星升空时,巴黎(2.2°E,48.52°N)的区时为
A.2010年10月1日11时8分45秒
B.2010年9月30日22时59分57秒
C.2010年9月30日23时8分45秒
D.2010年10月1日10时59分57秒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2010年10月1日,地球位于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地球近日点的日期为1月初,还为到达近日点,向近日点靠近。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所求时区的区时=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巴黎(2.2°E,48.52°N)位于中时区,区时为2010年10月1日10时59分57秒。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