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我国东部沿海某滨海城市的学校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地理课题研究。以下是这组学生的研究报告,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协助他们完成这项工作。(12分)

“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研究报告
(1)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的?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更替而转换。它也是一种?,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之一。(2分)
(2)夜间海陆风的形成:在夜间的海滨,因为陆地降温迅速,近地面温度偏?,形成?气压,海面因降温迟缓,温度偏?,形成?气压,因此近地面形成了夜间的海陆风。在下图中补充箭头,画出夜间海陆风的方向,完成海陆风示意图。(6分)
(3)下面是调查获得的各月平均海陆风的天数统计表,依据表格数据分析结论:(2分)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年
|
海陆风
| 2.3
| 2.6
| 2.1
| 5.0
| 7.0
| 12.6
| 10.7
| 13.7
| 9.7
| 9.3
| 3.7
| 2.3
| 81.0
|
?
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从表中可知,?(季节)最少。最少的原因是?风强劲而掩盖了海陆风。
(4)指出海风对该滨海城市气候的影响。(2分)
参考答案:(1)海陆热力性质?热力环流(2分)
(2)低(冷)?高?高(热)?低(4分)?画出顺时针方向的热力环流(全对得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深秋至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 )
A.晴天,地面辐射增强
B.晴天,大气逆辐射增强
C.晴天,大气逆辐射减弱
D.晴天,地面辐射减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夜晚云层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大气逆辐射减弱。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3分)济南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大气的运动”进行了探究学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活动1:活动小组查阅资料得知,白天,陆地增温快,海上增温慢;夜间,陆地降温快,海上降温慢。海陆风就是海陆间昼夜温度差异引起的热力环流。
(l)根据材料,在下图中用箭头画出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大气运动方向。(2分)

(2)分析海陆风对海滨地区的气温有什么调节作用。(3分)
探究活动2:活动小组在海陆风的基础上,将时空尺度和范围放大,研究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不同季节的大气运动,如下图所示。

(3)图示表示的是______(季节),M表示________(气压中心),其切断的气压带为_________,N表示___________(气压中心)。(4分)
(4)根据图中风向,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其对我国东部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
(1)绘制箭头方向,白天为顺时针,夜晚为逆时针。(2分)
(2)白天来自海洋的风比较凉爽湿润,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夜晚来自陆地的风比较温热干燥,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增温的作用。海陆风共同作用的结果使滨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3分)
(3)北半球夏季(或南半球冬季)?亚洲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北太平洋高压(夏威夷高压)(4分)
(4)夏季风从海洋带来的暖湿气流,使我国东部地区高温多雨;植被茂密,生长旺盛;河流、湖泊水量变大;流水作用对地形的影响增强;土壤含水量增大。(4分?本小题答出三个方面即得满分
本题解析:
(1))此问考查热力环流中的海陆风,原理是海洋比热大,白天增温慢为冷源,气流下沉,形成近地面的高压,吹响陆地的低压,高空则相反;夜晚,降温慢,温度相对高,气流上升,形成近地面的低压,近地面气流由陆地吹响海洋,高空相反。
(2)据上问可知,白天风从较为凉爽的海洋上吹来,对海滨有降温作用,夜晚来自陆地的风比较温热干燥,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增温的作用。海陆风共同作用的结果使滨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海陆风的形成原理在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和夜晚,海洋增温和降温的速度都小于陆地。
(3)根据气压中心的位置来判断季节,图中M、N所处的纬度位置属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位置,副热带高压带被M低压中心切断,高压保留在海洋上N,是因为夏季陆地中心M增温快与海洋M,气温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压中心,所以为夏季;M为(印度低压/亚洲低压)低压中心,N为(夏威夷高压)高压中心
(4)整体性原理强调,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影响形成整体,自然环境要素主要包括气候、地形、生物(植被)、水文、土壤等,图中风向表示夏季的东南风,来自太平洋,暖湿气流,形成高温多雨的夏季气候特征,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植被枝繁叶茂,生长旺盛,河流湖泊的流量增大;流水作用也增强;土壤的含水量增大。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关于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活动不会影响气候
B.人类活动只能通过下垫面间接影响气候,不会造成直接影响
C.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
D.人类与气候的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方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人类活动既能通过大气和下垫面影响气候,又能直接影响气候,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在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中,有些是有利于人类的,如植树造林改变局部地区的气候;有些是不利于人类的,如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将大量废热释放到大气中,直接影响到大气的温度等。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该图为四幅热力环流图中,画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热力环流的基本特征:“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故城市热岛效应,市区形成上升气流,郊区为下沉气流,形成环流,故A正确;晚上的海陆之间,陆地气温较海洋低,故陆地上应为下沉气流,海洋上形成上升气流,C错误;白天的海陆之间,陆地气温较海洋高,故陆地应为上升气流,海洋上形成下沉气流,D错误。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热力环流形成的一般原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