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题《大气受热过程》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四)
A.大气辐射强 B.大气逆辐射弱 C.地面辐射强 D.太阳辐射弱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夏天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主要是由于云层的反射作用强,故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不会太高。
小题2:由于晴天晚上云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应差,故晚上剧烈降温则容易出现霜冻。
小题3:白天晴天,云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晚上少云,则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应差,故气温低,故昼夜皆晴,昼夜温差最大。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的关键是能结合大气的热力作用判断天气实例,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邯郸的夏季常有这样一个现象: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形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云层的反射强烈
B、大气的吸收强烈
C、大气的散射强烈
D、地面反射强烈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小实验:(如下图准备装置)在两只烧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塞(温度计上原来显示温度相同)。再把两只烧瓶放在红外线下照射,观察温度升高的情况。结论:两瓶在相同光线照射同样长时间下,装CO2的温度比较高。据此完成18~20题。
小题1:该实验反映的现象是
A.酸雨污染
B.温室效应
C.大气污染
D.臭氧层破坏
小题2: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①大量燃烧矿物能源 ②过度砍伐森林 ③过度发展核电 ④火山喷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小题3:下列不属于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是
A.多使用清洁能源
B.防止森林火灾
C.人工降雨
D.植树种草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装有二氧化碳的温度升高多,说明二氧化碳对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强。模拟了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大量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对二氧化碳吸收减少等,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可能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3:应对全球变暖应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如果使用清洁能源,植树种林,扩大耕地面积。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自然环境中的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