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A.人们的填海造陆 B.强烈地震频繁发生 C.冰架崩裂及消融 D.飓风与风暴潮侵袭 参考答案:小题1:D 本题解析:南极臭氧洞最容易在南极地区出现的时间是9月~11月。近几十年,长城站附近南极半岛的海岸线变化较大,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日昼夜半球示意图”和“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参考答案:(1)图略(1分) 本题解析:(1)阳光始终垂直于晨昏线。(2)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故判断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故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3)结合上题分析,此时为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即④位置。三个月内,太阳直射点不断向北运动。(4)图示从①向②位置移动过程,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由于直射点向北移,故北极圈内极昼范围扩大。(5)太阳直射点从③向④位置移动过程,太阳直射点向南移,故北京的昼长逐渐变短,故日出越来越晚,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故正午人影不断变长。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们常用的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为24小时,为一个太阳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某校旗杆正午影端位置一年内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参考答案:1.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二分二至日时地球的位置图,回答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公转运动。
小题1: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个近似正圆的椭圆;故B项错误。
小题2:国庆节10月1日,最接近秋分日,利用图示直射点的位置判断a为夏至日,c为冬至日;则b为秋分日。
小题3:地球公转速度的规律:近日点(7月初)最快;远日点(1月初)最慢;故从5月1日到9月10日,中间经过了远日点,说明公转速度先变慢,再变快。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农业生产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