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四)
(3)结合上述成因联系图,分析人类为防治沙尘暴的发生可采取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1)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导致青藏高原抬升,阻挡了印度洋潮湿气流北上,致使该地区气候变干。 本题解析:本题以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及生态破坏为背景,考查理解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进行区域定位,此地位于我国西部和中亚一带。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加剧了西北地区的干旱。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某年汽车拉力赛于1月6日从里斯本启程,1月21日在达喀尔结束(如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参考答案:1.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图1为我国东部某地土壤剖面图,图2 为该土壤有机质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右图可以看出该地土壤表层(0厘米附近)有机质含量低于5说明地表有机质含量较少,枯枝落叶必须经过分解才能形成有机质,A错;如果人工增施有机肥一般会分布在表层附近,B错;从图9可以看出表层土壤肥力较低,说明受外力作用,肥力流失较多,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富,为流水侵蚀作用,C对;我国东部地区季风气候,降水较多,D错。
小题2:免耕直播即不耕情况下直接在土地上种植,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特别是气候较为干旱地区作用显著),我国东部地区降水较多,A错;从图中可以看出土层较深地区土壤有机质较丰富,深耕改土可以有效利用土壤肥力,B对;大棚温室是改变热量条件,不会影响有机质含量,C错;砾石压土主要改变改变土壤水热条件,不能改变土壤有机质含量,D错。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回答4~5题。
小题1: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最有可能是( )
A.人口数量增多
B.气候变化
C.森林破坏
D.围湖造田
小题2: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综合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整体性特征
D.差异性特征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是一个整体,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最有可能是森林破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人们要特别重视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的恢复、保护以及水土流失的治理,是因为
[? ]
A、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B、水土流失给河流上游带来的危害最大
C、因为河流上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大
D、河流中上游一般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危害严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城市与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