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所示区域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读图完成问题。
1.图^91考试网路线的选择,主要是考虑了2.图示区域位于我国的3.图示区域多发性的地质灾害是
A.气候因素
B.居民点分布
C.地形因素
D.工业分布
E.东北地区
F.东南地区
G.西北地区
H.西南地区
I.台风
G.寒潮
泥石流
洪涝
参考答案:1. C
2. D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交通线建设。
1.图^91考试网路走向大致与山脉走向一致,沿等高线延伸,因此公路线的选择主要考虑了地形因素。
2.题干中“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我国西南地区地理特征的典型写照。第43题,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崎岖,且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再加上降水较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推广的农业模式,读图回答小题。
1.该 农业模式属2.该农业模式在当地大力推广,可有效缓解的生态问题是3.该地区出现南方罕见的井灌农业生产方式,主要原因是
A.精确农业
B.处方农业
C.立体农业
D.有机农业
E.山体滑坡
F.水土流失
G.次生盐碱化
H.生物多样性减少
I.雨热不同期
G.降水少,蒸发强
水污染严重
地表水下渗严重
参考答案:1. C
2. B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反映了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从山麓到山顶的差异,即属于立体农业模式。
2.该地区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并结合图示的“山上林草”能起到保持水土的功能。
3.该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降水量丰富,故A、B错误;而水污染严重与井灌农业的发展关系不大,C错误;而由于该地区地表水下渗严重,故地表水不足,而地下水丰富,故适宜井灌农业生产方式,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农业生产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我国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并能结合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和图示的基本信息综合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2011年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读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公布的“处于粮食危机之中的亚洲国家表”,完成题。
处于粮食危机之中的亚洲国家表
1.根据表格中相关国家的地理特征,推断字母a代表的自然原因可能是2.关于表格中的国家描述,正确的是
A.世界油价上涨
B.人口增长
C.厄尔尼诺现象
D.洪涝
E.表格中国家都位于南亚
F.表格中的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G.农业地域类型大多数为季风水田农业
H.人口增长模式均为原始型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注意自然原因的要求,A、B项错误;a主要分布于朝鲜、孟加拉国、尼泊尔和巴基斯坦,都为季风气候区,由于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故旱涝灾害多发。
2.表格中的朝鲜属于东亚,伊拉克、阿富汗等位于西亚,A错误;表格中的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故城市化水平较低,B错误;表格中的国家主要位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其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C项正确;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特征: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故判断为过渡型。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表格资料提取有效信息,并能结合亚洲部分国家的人口、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等人文环境的基本概况分析即可。注意比较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某种农作物生长期约2个月,前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5~18℃,后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2~14℃。下图是种植该作物的甲、乙两地气候资料。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该作物在乙地的最佳收获月份是2.与甲地相比,乙地种植该作物
A.3月
B.5月
C.9月
D.11月
E.上市较迟
F.水源丰富
G.离市场近
H.病虫害少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材料知,该作物前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5~18℃,后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2~14℃。读图,乙地符合这一条件的时间只有8、9月份,即8月份温度约15~18℃,9月份温度约12~14℃,所以最佳收获月份是9月份,C对。A、B、D错。
2.依照上题分析,可以判断甲地种植该作物的时间是11、12月份,而乙地是8、9月份,所以乙地种植该作物上市较早,A错。图中没有水源条件,也无市场条件,无法判断,B错、C错。从图中分布,乙地气温较低,最冷月气温低于0度,病虫害难以过冬。甲地气温较高,最冷月气温在0度以上,害虫可以安全过冬。所以乙地病虫害少, D对。
考点:该题考查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从19世纪后期至今,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经历了从欧洲到北美再到亚洲的变化过程,回答第问题1.世界汽车产业中心不断向中国转移,主要是因为2.汽车产业中心的转移会使中国
A.消费市场扩大
B.原料供应充足
C.劳动力廉价
D.技术水平较高
E.环境污染加剧
F.就业压力增加
G.人口向内地集中
H.产业升级加快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
1.19世纪后期至今,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经历了从欧洲到北美再到亚洲的变化过程,与世界经济发展一致,而汽车产业逐渐向中国转移,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其市场需求量扩大;
2.汽车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且产业链较长,经济效益较高,产业带动作用明显,故该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故利于我国的产业升级。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