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图1为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图2为2002年~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2.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
A.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B.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4亿公顷以上
C.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
D.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
E.建设用地减少
F.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G.退耕还林效果显著
H.未利用土地增加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了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及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
(1)由图1中信息判断,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所以A选项是错误的;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在2003年后小于1.24亿公顷,所以B选项是错误的;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不可能相同,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答案应选C。
(2)由图2可以判断,面积增加的有园地、林地(增加量最大)、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减小的有耕地、牧草地、未利用地。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是退耕还林效果显著。所以应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稻鱼鸭”是我国黔东南地区侗族、水族的传统耕作方法,该耕作方法不使用农药化肥,在稻田里可养鱼又可养鸭。下图示意“稻鱼鸭”农事安排,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对“稻鱼鸭”耕作方法影响最大的自然条件是2.该农业生产的显著优势是
A.气温
B.地形
C.水源
D.土壤
E.农产品品质优良
F.一年三熟产量大
G.有效控制病虫害
H.促进了水循环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稻鱼鸭”耕作方法中的三种农业生产对象都离不开水,跟谁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影响其生产的最大自然条件是水源,选项C正确。
2.该耕作方法不使用农药化肥,在稻田里养鱼、养鸭。所以该农业生产的显著优势体现在不使用农药化肥,避免了农药化肥的污染,农产品品质优良,另外三个选项也能体现,但农产品的质量尤为重要。选项A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2003年1月7日,我国第一条跨海铁路——粤海铁路通道全面贯通,如右图所示。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1.粤海铁路通道跨越的海峡是2.粤海铁路通道建设的最大意义是
A.台湾海峡
B.琼州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
E.合理布局交通网
F.促进海南特区的经济发展
G.方便人们到海南旅游
H.扩大通道两端的港口腹地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中国濒临的海峡。根据图示粤海铁路通道跨越的海峡是琼州海峡。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线的区位条件。粤海铁路通道建设的最大意义是促进海南特区的经济发展。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图完成问题。
1.阶段I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2.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 :3.阶段Ⅱ甲地鲜花和蔬菜全部从乙地输入,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
E.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F.城市人口的增加
G.交通的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H.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I.甲地全部城市化
G.甲地交通条件大大改善
乙地生产鲜花和蔬菜的条件好,成本低
乙地人口密度小,劳动力工资水平低
参考答案:1. C
2. C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蔬菜、花卉等农产品易腐烂、变质,不易长距离运输,一般分布在距离城市(消费市场)近的郊区。
2.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保鲜、冷藏技术的提高,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3.阶段Ⅱ甲、乙两地城市交通条件不断改善,保鲜技术也得以提高,实现了远距离输送,使生产条件更好、生产成本较低的鲜花和蔬菜产区乙地最终占领了整个甲地市场,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近年来,塑料大棚蔬菜地在我国北方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平原地形为主;
②雨热同期的气候;
③市场需求量大;
④农业技术的推广。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