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A.都位于东部经济地带 B.都位于中部经济地带 C.跨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 D.都是商品粮生产基地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我国两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参考答案:(1)长江三角洲的年平均气温高于松嫩平原。(2分) 本题解析:(1)直接根据图示的年平均气温等值线的数值高低可判断。由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所处的纬度位置的差异而导致了年平均气温高低的差异。(2)直接根据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等值线可判断其降水量自东向西递减,主要是由于海陆位置和受夏季风影响的差异而导致的。(3)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少,且该地区河湖众多,耕地较分散,故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低,且由于人均耕地少,故粮食的商品率较低。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该图我国和部分国家的乘用车普及率(1996年),完成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判断,发达国家的乘用车普及率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说明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是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市场基本处于饱和状态。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企业选择发展中国家办厂,主要考虑的是市场因素。从发展经济角度考虑,发展中国家正在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际产业转移。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读图分析两类国家汽车普及率的差异即反映市场的差异即可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中国四大区域图,完成问题。
小题1: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由大到小排序是:
A.abc
B.adbc
C.dbac
D.dcba
小题2: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a——洪涝灾害
B.b——土壤肥力
C.c——灌溉水源
D.d——生长积温
小题3:有关四大区域主要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a——水能
B.b——煤、石油
C.c——石油、煤、天然气
D.d——煤、石油、水能
小题4:四大区域目前以公路运输占主导地位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小题1:根据地理位置可知,a是南方地区,b是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是青藏高原地区。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由大到小排序是:青藏高原>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选择D项。
小题2:a南方地区——洪涝灾害是正确;b——土壤肥力不是制约因素;c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缺乏灌溉水源;d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生长积温缺乏。选择B项。
小题3:d—石油、煤、水能是错误的,因为d青藏高原地区——没有丰富的石油和煤炭资源。
小题4:d为青藏高原地区,由于地势高,起伏大,故水运、铁路运输不便,山区的交通运输主要依靠公路。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半岛及附近岛屿)图 (图8)?
材料二:该半岛所在国的能源领域相关数据统计 (表2)?
材料三:该半岛所在国的GDP增长与能耗比较(图9)
(1)依据材料一,描述图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2)图示区域受?和?影响,冬季平均气温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
(3)据材料一分析该半岛水能蕴藏量不丰富的原因。
(4)我国是CO2排放总量的大国,而图示区域所在国是全球将能源问题解决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并走上一条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试说明我国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并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就该国解决能源问题谈谈对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参考答案:
(1)该区域由半岛和岛屿组成,临近海洋,(面积小);气候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3分);地形以平原为主,中部高,四周低,地势比较平坦;河流短小,独流入海(或支流少),水量季节变化不大,水能资源不丰富;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2)北大西洋暖流(2分)?盛行西风
(3)该区域面积小、流量小(或河流短小),落差小(或地势起伏小)。
(4)原因:人口总量大,经济高速增长,能源消费总量大;技术相对落后,单位能源消耗高;矿物能(煤、石油和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构成的比重(很、极)高。
启示:能源利用多样化,减少能源对外依存度(或能源安全);?
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
减少常规能源中化石能源的使用;?
注重环境保护,减少CO2等污染物排放。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区域地理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