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A.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流水沉积 B.地势较高,开阔平整;风力沉积 C.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流水侵蚀 D.地表崎岖,岩石裸露;风力侵蚀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河流和读图分析能力。
小题1:图示P位于秦岭以北,太行山以西,故属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由于风力沉积而形成。
小题2:黄土高原的典型地貌特征:千沟万壑,是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而形成。
小题3:秦岭—淮河与冬季0°C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故和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十年我国东部沿海土地利用结构变动表
材料二:“中国沿海耕地、水资源对比图”(图a)、“中国沿海地区水土协调度面积图”( 图b)。
注:水土协调度=(本区水资源量/全区水资源量)/(本区耕地规模/全区耕地规模)
材料三: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表
(1)、材料一,近十几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中,比重上升的非农用地是?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4分)
(2)、分析图a,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4分)
(3)、分析图b,东部沿海省市区中,上海市以北地区水土协调度_______-? (高、低),请简要分析其成因。结合所给材料,说明我国北方水土协调度<1.00的省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提高水土协调度。(8分)?
(4)、根据材料三说明我国粮食中长期消费的趋势及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8分)
(5)、试从我国的气候、地形两方面分析我国粮食生产的不利条件。(4分)
参考答案:(1)城镇居民点及工矿(1分)?交通?(1分)?
沿海地区经济不断发展,外来人口不断增加,促进交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2分)
(2)我国东部沿海水资源南多北少,耕地资源北多南少,水土配合不协调(4分)
(3)低?(1分)?降水少,且平原面积广大,耕地比重大(3分)
跨流域调水、修筑水库、调整农业结构(种植耐旱作物)、发展节水农业、改进灌溉技术(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开源节流(答对每一方面1分,最高给4分)
(4)粮食总消费量和人均粮食需求量都呈上升趋势。(4分)
人口增加,粮食直接消费总量上升,(2分)
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人均粮食间接需求量上升(2分)
(5)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1分)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1分)
山区多,平原少,耕地比重小(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该图我国和部分国家的乘用车普及率(1996年),完成问题。
小题1:跨国公司最可能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
A.中国、日本
B.印度、美国
C.中国、印度
D.中国、德国
小题2:在这些国家设厂的原因主要是
A.技术条件好
B.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
C.庞大的消费市场
D.优越的人文环境条件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判断,发达国家的乘用车普及率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说明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是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市场基本处于饱和状态。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企业选择发展中国家办厂,主要考虑的是市场因素。从发展经济角度考虑,发展中国家正在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际产业转移。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读图分析两类国家汽车普及率的差异即反映市场的差异即可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自然环境的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