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9-26 21:43:5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有“中华水塔”之称的青海省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据测算,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里。这里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的地区,被科学家誉为“生态处女地”。近年来,三江源地区过度放牧、淘金、采药、偷猎野生动物等现象屡禁不止。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三江源生态环境遭破坏,产生后果的正确叙述有? A.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的径流增加,而地下水相应地减少 B.地表蒸发更加旺盛,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源头会干涸,长度也会缩短 C.由于这里野生动植物资源稀少,破坏后较容易再生并恢复原貌 D.植被退化、减少,既会造成荒漠扩大,又会导致水土流失
| 小题2: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措施正确的叙述是 A.必须停止经济建设,将居民全部迁出自然保护区,切实保护环境 B.只有加快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当地居民转产、迁移、脱贫,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C.正在建设的青藏铁路不应在此穿过,否则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划将落空 D.要积极建设人工草场,恢复天然林,此地不能实施把生态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发展战略
2、综合题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数字可知,四大区域中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是________地区。 (2)A、D两区的天然分界线是________。 (3)A区能源资源优势是________和________丰富,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 (4)D区矿产资源优势是________,能源优势是________。 (5)B区的城市集中分布在河流沿岸平原、________以及________沿线工矿区。 (6)C区城市多分布在________两岸,聚居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族。
3、单选题 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水薯约7.5吨。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所示区域最适宜种种植木薯的地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发展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是 A.节约土地资源 B.原料有可再生性 C.减少原料运输量 D.原料适宜长期储存
|
小题3:该区域地势总体特征是
A.西北高东南低
B.东高西低
C.中间高四周低
D.南高北低
小题4: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是
A.地下水
B.大气降水
C.湖泊水
D.冰雪融水
4、综合题 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15分)
材料一?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耕地面积的几何中心逐渐北移(图甲)。

材料二?我国南、北方耕地减少面积流向图(2003年-2008年)(图乙)

材料三?我国新增耕地的降水条件(1990年—2000年)
降水量(mm)
| <200
| 250—400
| 400—800
| 800—1000
| 1000—1600
| >1600
| 总计
|
新增耕地(%)
| 10.9
| 14.8
| 65.9
| 2.1
| 4.6
| 1.7
| 100
|
(1)准确描述1985-2009年我国耕地总面积变化特征。(8分)
(2) 简述2003-2008年我国南北方耕地比重的变化状况,并比较减少面积流向的差异。(4分)
(3)根据材料三,从生态角度说明1990-2000年我国主要的新增耕地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3分)
5、单选题 西气东输工程主要的目标市场是
[? ]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环渤海地区
D、粤、港、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