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表中所列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长,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12月22日为北半球冬至日,此日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四地中丁地昼长夜短,位于南半球。
【小题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甲乙丙三地位于北半球,该日北半球昼长随纬度增加而变短,因此三地纬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甲乙丙。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因此可知,丁地在纬度数在乙丙之间。
考点: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甲图为“某日地球光照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依据甲图所示情形,按要求在乙图中绘制下列内容: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并将甲图中的A.C两点标在乙图中的正确位置。(8分)
(2)甲图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的太阳光照图。(2分)
A.6月22日 B.12月22日
C.6月1日 D.10月1日
(3)根据上题的日期判断,此日,B地地方时________时日出,昼长________小时,此后,白昼将逐渐变________(长、短)。(6分)
(4)若计划在A.B.C三地均新建住宅小区,小区中的楼房高度均为H,则楼间距最大的是________地。(2分)
(5)B地位于C地的________方向。A.B.C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4分)
参考答案:
(1)如图丙。
(2)C
(3)4 16 长
(4)B
(5)西北 C>A>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画图时注意,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此时150°E是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晨昏线与北极圈相交。
(2)图中北极附近的极昼现象发生的范围靠近北极圈,南极附近的极夜现象发生的范围靠近南极圈,可以判断为北半球的下半年,且在夏至日前或后。
(3)C点位于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此刻C点日出的地方时为6:00,日落地方时为18:00;从图中可以看出B与C相差经度30度即2个小时,B在C的西侧,因此,B地日出时刻(地方时)为6:00-2:00=4:00,则日落时间为19:00,故昼长为16小时。根据上题可知此日为6月1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北移,白昼逐渐增长。
(4)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间距越大,图中A.B.C三点中,B点的纬度位置最高,故楼间距最大。
(5)图中经纬线告诉我们,B即位于C的西侧,由位于C的北方,因此,B位于C的西北方向。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也就是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所以,线速度从大到小是C>A>B。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人口与城市》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