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五)
A.暴雨和泥石流 B.地震和火山 C.洪涝和台风 D.滑坡和沙尘暴 |
3、单选题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北京时间)四川汶川县发生了7.8级(后修订为8.0级)大地震。据图完成题。
小题1:.地震发生后,有关部门将迅速报告受灾面积和损失大小,可采用的技术有( )
①. 全球定位系统?②. 地理信息系统?③. 遥感?④. 数字地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图中闭合等值线的含义为( )
①.震中距相等?②.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破坏的程度相等?
③.烈度相等?④.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相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单选题 下图为2011年第17号热带风暴“纳沙”的运动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当台风中心到达图中M地时,海口的风向是( )。
A.偏南风
B.正东风
C.正西风
D.偏北风
小题2:顺着台风前进方向,以台风路径为界,可以把台风分为右半圈和左半圈,航海者认为右半圈比左半圈风险更大,其主要原因是( )。
A.右半圈与大陆的距离较远,风险大
B.右半圈的风向和台风的移动方向接近一致,风速加强
C.左半圈纬度偏低,地转偏向力较小,风速较低
D.左半圈的风向和台风的移动方向接近一致,风速加强
5、综合题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读下列材料及赣州古城图
史料记载,在宋朝之前赣州城常饱受水患。如下图,北宋刘彝任知州期间,修建了坚固的城墙,同时根据街道布局和城市地形的高差特点,采取分甚排水丛原则和自然流向的办法,建成了地下排水干道系统,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雨季,当江水上涨超过出水口,也会出现江水倒灌入城的情况,于是,刘彝又根据水力学原理,在出水口处“造水窗十二”,每当江水水位低于水窗时,即借下水道水力将水窗冲开排水,反之,当江水水位高于水窗时,则借江水水力将水窗自外紧闭,以防倒灌。赣州城内有数百口水塘,刘彝又差人将地下排水管道与城内的水塘连通起来。时至今日,这些措施仍能使赣州古城免受洪涝灾害危害。
(1)从自然条件说明,宋朝以前的赣州城为什么容易遭受洪涝灾害(4分)
(2)从地理角度说明,刘彝采用的几项措施使赣州城免受洪涝灾害危害上所起的作用。 (6分)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