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A.蒸发量增大 B.地下径流增加 C.地下水位上升 D.地面汛期洪峰量增大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水循环的环节。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暴雨引发洪涝灾害,主要是因为地表径流增多引起。图中③为降水,④为地表径流,⑤为下渗,⑧为蒸发。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城市建设导致植被破坏,水泥路面增多,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城市建设使地表水的汇水速度增加,导致地面汛期洪峰量增多,引起城市内涝。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3:城市内涝提醒今后城市规划过程中要注重长远规划,要充分考虑后期的排水能力,加强城市绿化,提高地表水下渗,提升应急处理能力和建立长效防控机制和加强城市排涝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 下图是我国不同时间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等)气象预报等级分布示意图(3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4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5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很大)。读图,完成1—2题。
1、造成5月28日与8月23日易发生地质灾害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壳活动
B、地形状况
C、雨带分布
D、植被状况
2、从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看,我国这些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
[? ]
A、4月至9月
B、10月至次年3月
C、6月至11月
D、12月至次年5月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害虫属农作物害虫的一组是
[? ]
A、蝗虫、黏虫
B、稻飞虱、泡桐大袋蛾
C、松毛虫、水稻纵卷叶螟
D、松材线虫、杨树蛀干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气象部门规定,日降水量大于50mm称为暴雨,100~200mm称为大暴雨,大于200mm称为特大暴雨。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分布图。读图14回答问题。
(1)说出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6分)
(2)分析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成为洪水重灾区的原因。(9分)
参考答案:
(1)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小。(2分)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弱;(2分)东南沿海夏秋多热带气旋(台风)。(2分)
(2)①季内气候,夏季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不合理的围湖造田,在下游低洼地过度开发建垸;④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抬高河床,淤塞湖泊水库;⑤经济发达,人口和财产密度大。(写对其中三点给9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降水量分布图可知,降水量大的位置在东南沿海,西部内陆降水少。原因从夏季风的影响程度及夏季受台风的影响程度。
(2)洪水灾害的原因中,自然原因从气候中降水,地形等因素分析;人为因素从滥伐森林,围湖造田,经济发达,人口和财产密度大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随着山区经济发展,对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表中参数推测,发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大的沟谷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为了更及时、准确发出泥石流预警,该地区还应密切关注?
A.气温高低
B.风力强弱
C.光照强度
D.降水量大小
小题3:一旦发生泥石流,应先确定灾害位置,并尽快获取受灾地区图像,以便及时评估受灾情况。这一过程依次用到的现代技术是?
①RS?②GPS?③GIS?
A.②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②
D.③②①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A
本题解析:
小题1:泥石流发生须具备3个条件:流域内有大量易于搬运的破碎固体物质;数量大并能在较短时间内汇聚的水;有坡度较大的沟谷。在表格中可以比较数据得出③地最有可能发生泥石流。
小题1:能准确预报泥石流,还需要有在较短时间内汇聚的水,因此选择D降水量大小。
小题1:发生泥石流先确定灾害位置应用GPS定位,再获取受灾图像,应用RS遥感获取遥感图像,最后用GIS来分析、评估得到结果,因此选择A。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