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是中国2010年(灰色区域)和2050年(白色区域)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2010与2050年中国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共同特点是
[? ]
A.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B.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C.少年人口男性多于女性
D.人口性别构成合理
2.2050年我国的人口状况最可能是
[? ]
A.人均寿命延长
B.青壮年就业困难
C.环境人口容量变小
D.人口迁移近乎停止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
1.甲图显示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2.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
A.1990年以前?
B.1990~2000年之间
C.2000~2004年之间?
D.2004年以后
参考答案:1.B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4分)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新西兰及周边海域等高(深)线地形图

材料二:下表为新西兰两地的气候资料。

(1)分析新西兰南岛、北岛山地多且地形破碎的原因。(8分)
(2)比较分析①②两地降水总量的差异。(6分)
参考答案:
(1)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消亡交界处,挤压碰撞,形成山地,且多火山地震,形成断裂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丰富,流水的侵蚀作用较强,使地表趋于更加破碎(共8分)
(2)②地降水总量多于①地。原因:②地终年受西风影响,西风控制时间长于①地,降水多;②地地形起伏较①地大,湿润西风受地形抬升强烈,降水多。(6分)
本题解析:
由图中的“断裂带、地热区、活火山”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很容易确定这里处于板块交界处,由于板块的挤压碰撞,形成山地;多火山地震,形成断裂带,本来就使地表破碎,加上流水的侵蚀作用较强,使地表更加趋于破碎。
由表可知,②地降水总量多于①地。②地在南纬40°以南,全年受西风影响,①地在南纬40°以北,①地受西风影响的时间要短于②地;②地正好位于西风迎风坡(南岛山脉东北-----西南走向正好与西北风垂直),多地形雨,①地没有这样的降雨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甲、乙、丙、丁四地的近年人口统计图”,回答(图乙百分号改为是千分号)

1.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丁、丙、乙、甲
D.丁、乙、丙、甲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低—高—低”型
B.乙地一定位于发展中国家
C.丙地人口数量最接近人口合理容量
D.丁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
参考答案:1、B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农夫果园”番茄汁的原料主要来自下图所示的山麓河谷地区。读图回答问题:(15分)

(1)该地区种植番茄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______。(2分)
(2)分析该地区产的番茄质量优良的主要自然原因。(3分)
(3)A城镇分布有“农夫果园”番茄榨汁企业,分析影响该企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4分)
(4)描述图示地区城镇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区位因素。(6分)
参考答案:(1)水源(2分)
(2)光照强、日照时间长、夏季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3分)
(3)接近原料(番茄)产地;交通较便利;土地租金低;劳动力廉价;水源丰富。(4分)
(4)分布特点:城镇分布在山麓地带,沿铁路线(交通线)分布、沿河谷分布。(2分)主要区位因素: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农业发达,交通便利。(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产业活动的区位因素分析。(1)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故限制农业生产最大的限制因素为水源。(2)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原因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3)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主要从自然条件(土地、水源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原料、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工农业基础等)两方面分析,主要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4)图示城镇主要分布于铁路沿线,该地区位于西北地区的盆地边缘,影响城市分布的因素主要从自然条件(地形、水源等)和社会经济条件(资源、交通、工农业生产、人口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