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九)
A.侗族 B.傣族 C.赫哲族 D.布依族 |
3、单选题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跟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或南退而移动。右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
A.华北地区高温多雨
B.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
C.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
D.长江三角洲地区吹东北风
小题2: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长江流域时
①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天气?②长江流域出现伏旱
③东北平原进入雨季?④华北出现 春旱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单选题 读“我国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回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style="shiti/img/20090930/20090930143757001.jp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①从气候上看,甲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从自然带上看,甲是温带荒漠带,乙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③从地形区上看,甲位于内蒙古高原,乙位于东北平原
④山脉东西两侧的差异,显示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5、单选题 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验证了劳动力分布第一产业逐步减少、第二产业先增后降、第三产业稳定增加特点
B、由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C、对环境的影响经历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的过程
D、这种变化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
2、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加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
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不可能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
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大气的热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