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四)
A.地球公转的速度最慢 B.航行在北印度洋的船只顺风顺水向西航行 C.多国极地科考船在南极附近海域活动 D.中纬度昼夜差别一年中最大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表示我国某地房屋内的光照情况,据图判断该地的经度大约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图可知,当太阳从正南面射入窗户时,在正北方留下影子,墙上的时间显示为北京时间下午2点。而太阳位于正南面,此时应为当地时间的正午时刻;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2小时,当地经度=120°E-15°*2=90°E。选B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如图,AB、CD和EF是经线,AB、CD的经度差与CD和EF的经度差相等。CF是晨昏线,AE和BF是纬线,且D地在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相等的,阴影范围和其他地方日期不同,此时的北京时间可能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D地在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说明B、D、F在赤道上;“阴影范围和其他地方日期不同”,说明AB、CD是两条日期分界线,其中一条是18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另外一条是子夜线(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AB、CD的经度差与CD和EF的经度差相等。若CD为子夜线,AB为180°经线,如下左图所示,则C点为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CD为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即AB与EF的经度差为180°(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夜长为12小时,对应夜弧为180°),则F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其经度为0°,地方时为6时,那么北京时间为14时。若CD为180°经线,AB为子夜线,如下右图所示,O点为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AB为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则AB与EF的经度差为90°(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夜长为12小时,对应夜弧为180°,而B与F点之间的夜弧为赤道上夜弧的一半),则F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其经度为135°W,地方时为6时,那么北京时间为23时。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年运动轨迹图,回答下列各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且正向南运动。阅读上图可知左图中观测到的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表明图示半球为南半球,b点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且此后太阳直射点向南运动。表明b点是北半球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故B为正确选项。
小题2:试题分析:分析右图可知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知图示半球为北半球。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时恰好位于北回归线上,此时为6月22日前后。A地位于南半球,此时为冬季,A项错误;b地位于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B项错误;c地位于赤道上是一年中离太阳直射点最远的位置,故c地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小值 ,C项正确;d地位于北回归线上,全年都不会出现极昼或极夜,D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我国北方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连续一周观测该校旗杆的正午影长(表1)。回答问题。
表1我国北方某学校旗杆的正午影长变化(单位:米)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10.30m | 10.34m | 10.30m | 10.27m | 10.24m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从表中提供的信息不难发现对我国北方地区来说旗杆的影长先变长后变短,说明太阳直射点在这一周内先南移,再北移,结合所学的地球绕日运动规律可知只有在冬至前后会出现先南移后北移的现象,故选D
小题2:根据上题的分析判断,在冬至日前后,我国的华北地区在亚洲高压的控制之下,盛行西北风。此时南极洲处于极昼期间,不宜去观测极光,非洲草原动物也迁移到了赤道以南的地区;北印度洋海水在东北季风的作用下,呈逆时针运动。故选B。
点评:本题的关键点:第一是弄清旗杆的影子越长,太阳高度越小,距太阳直射越远;第二读懂表中所反映的旗杆影子变化规律是先变长后变短,说明太阳直射点是先南移后北移。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内力作用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