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A.风化和风力侵蚀 B.风化和波浪侵蚀 C.风力搬运和沉积 D.流水搬运和沉积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地貌形成过程中,始终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起作用,A、B错。外力作用削山填谷,使地表趋于平坦,C对。外力作用有的强度较小,速度缓慢;有的强度大,激烈而迅速,D错。
【小题2】读图,“石老人”景观位于海滨,是岩石每天受日晒和海浪侵蚀形成,主要作用力是风化、波浪侵蚀,B对。岩石主要受海浪冲击,风力作用影响小,A错。岩石酷似地貌形成是侵蚀为主,没有沉积作用,C、D错。
考点: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关系,主要外力作用类型,地貌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科考人员在我国某地考察时,面向北方拍摄的景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拍摄到此景观时该地的地方时可能为
A.10:40
B.12:10
C.16:15
D.22:05
【小题2】考察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地表起伏大,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B.太阻辐射强,气温年较差小
C.流水作用弱,地表物质移动慢
D.风力侵蚀强,气温日较差大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此刻人影朝向东北,说明太阳位于西南方,根据人影与正北方向的夹角较大,说明地方时距离正午12:00较远,AB排除,且为白天所以D排除,故C正确。
【小题2】根据地表景观有大片的沙丘,应为我国的西北干旱地区。降水少,流水作用弱,但风力侵蚀、搬运等作用强,地表物质移动快。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都大,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所以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故D正确。
考点:考查太阳视运动轨迹及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有关山岳对交通运输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山岳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较小
B.在山岳地区,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C.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沿直线修建
D.同样的直线距离,山岳地区的线路弯曲一般要小于平原地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于在山岳地区修建交通运输线难度大、成本高,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下列剖面图与上图中①②连线处河流剖面符合的是(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上图中③④处河道比较平直,侵蚀堆积作用主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①②河流有弯曲,侵蚀堆积作用主要受流水惯性影响,相比之下①②河流有弯曲的地方侵蚀堆积作用更明显,①为凸岸主要发生堆积作用,②为凹岸主要发生侵蚀作用,所以说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是②处,故答案选B。
【小题2】①②河流有弯曲,侵蚀堆积作用主要受流水惯性影响,①为凸岸主要发生堆积作用,②为凹岸主要发生侵蚀作用,所以剖面图与上图中①②连线处河流剖面符合的是A图,故答案选A。
考点: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运动的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