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地理高频试题、高中地理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地球与地图 地球 地图: 地图的基本知识 等值线图 宇宙中的地球 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 宇宙探测 人类认识的宇宙 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壳物质循环 内力作用与地貌 大气的热状况 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运动 全球气压带 常见的天气系统 气候类型及其判断 大气的圈层结构 水的运动 陆地上水体 世界洋流分布 水资源利用 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环境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要素 地域分异规律 陆地自然带 自然对人类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 全球气候变化 资源对人类生存: 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自然灾害发生 人口与城市 人口与地理环境: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人口迁移 人口分布 人口性别 城市与地理环境: 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城市的区位因素 地域文化 生产活动 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 工业生产 工业区位因素 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 交通运输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交通运输线路 交通运输布局 城市交通的特点 商业中心和国际贸易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工业化 区域农业生产 人类与地理环境 人地关系思想 主要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 区域地理环境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 荒漠化的防治 水土流失的治理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 世界分区地理 中国地理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中国的农业和工业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区域差异 东部季风区 国土整治 选修部分 宇宙与地球 太阳系和地月系 海洋地理 海洋和海岸带 海洋环境问题 海洋开发 海洋权益 旅游地理 旅游活动设计 旅游景观的欣赏 旅游与区域发展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文化景观 文明旅游 城乡规划 自然灾害与防治 自然灾害与环境 主要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 防灾与减灾 环境保护 资源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问题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 环境与发展问题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3S技术综合应用 地图与遥感 综合专题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9-26 22:48:2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表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读表,完成1~3题。


1、该公司①、②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 ]


A、开拓国际市场
B、建立品牌形象
C、吸引国外资金
D、降低生产成本
2、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

[? ]


A、降低劳动成本
B、增强集聚效应
C、便于产品销售
D、便于原料运输
3、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

[? ]


A、市场
B、资金
C、原料
D、技术


参考答案:1、A
2、C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中国杉杉控股集团于2010年10月在亳州设立杉杉(亳州)服饰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各类T血衫、运动服、休闲服等高档针织服装,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欧共体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回答问题。
杉杉控股集团在亳州设立杉杉(亳州)服饰有限公司,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水源
B.气候
C.劳动力
D.技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根据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不同,原料重量大于产品重量,或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的为原料指向型工业;产品重量大于原料重量,或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为市场指向型工业;工业生产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为动力指向型工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多的是廉价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投入较多的是技术指向型。普通服装生产厂为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下图为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示意图。图中A(111°E,32°N)城市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2003年,汽车公司总部从A城市迁到B(114°E,30.5°N)城市。E城市第二产业向郊区扩散,并在郊区建设了出口加工区、临港装备制造业基地等临港型工业集聚区。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指出A城市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的主导因素,说明B城市成为汽车公司总部的区位优势。(4分)
(2)B、C、D三城市连接形成的三角地区是我国酸雨严重区,说明其产生的原因。(4分)
(3)指出E城市港口变迁的特点,并分析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政策(1分)B城市位于长江沿岸,铁路线交汇处(0.5分),水陆交通便利(0.5分);人口众多,经济发达(0.5分),市场广阔(0.5分);城市等级高(或省会城市)(0.5分),人才多,科技力量雄厚或服务条件好等(0.5分)。
(2)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1分),排放的酸性气体较多(1分)。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0.5分),降水丰沛(0.5分);地处低山丘陵区(0.5分),不利于酸性气体扩散(0.5分)
(3)向航道更深的水域迁移(或先向西北再向东南方向迁移)(1分)货运量增加(1分),船舶大型化(1分),工业企业向郊区搬迁或河道淤积(1分)。


本题解析:
(1)A城市位于汉水谷地,发展工业的区位条件并不优越,之所以曾经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是由于当时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决定的,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所以主要是政策因素。B城市是综合性大城市,地理位置优越。可以从交通、市场、科技力量、经济基础、协作条件等方面分析。
(2)酸雨产生的原因要从污染物质来源、形成条件等方面来分析。B、C、D三城市连接形成的三角地区位于长江中上游地区,区内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排放的酸性气体较多。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地处低山丘陵区,不利于酸性气体扩散。
(3)港口需要港阔水深,陆上交通便利,地势开阔。仔细观察上图,看清港口变迁的位置特点:先向西北再向东南方向迁移。根据长江口的水文特征和海陆相互作用来分析,早先的港口现在是在陆地,是因为泥沙淤积,后向东南方向迁移是东南水更深港更阔,所以是不断向航道更深、水域更宽迁移,再加上工业企业向郊区搬,货运量增加,船舶向大型化方向发展,港口需要更阔更深。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欧洲西部工业区分布图”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 图甲中A是德国鲁尔工业区,图乙是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它们都是著名的传统工业区,是在丰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影响它们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
⑵ 对比两个工业区的交通条件:在工业区发展早期,A工业区主要利用?
运输,辽中南主要利用?运输。
⑶ 与A工业区相同,我国辽中南重工业区也面临传统工业衰落的问题,请回答衰落原因(至少写2条)
⑷ 试提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建议(至少写2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煤、铁; 原料、燃料。
(2)河流;铁路。
(3)煤、铁等矿产资源逐渐枯竭;生产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等。
(4)调整产业布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环境管理;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本题解析:
(1)德国鲁尔工业区位于德国煤炭产区,同时离法国等国的铁矿距离较近;我国辽中南工业区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影响它们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原料(铁矿)、燃料(煤炭)。
(2)仔细读取图中的信息,在工业区发展早期,A工业区主要利用莱茵河的河流水运运输,辽中南主要利用铁路运输方式。
(3)借鉴于德国鲁尔区的曾经衰落的原因,再结合我国辽中南地区的实际情况,从资源、工业结构、环境问题等方面,综合分析我国辽中南重工业区也面临传统工业衰落的原因。
(4)借鉴于德国鲁尔区振兴的措施,再结合我国辽中南地区的实际情况,从调整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科技等方面,综合分析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体现工业地域形成与发展逻辑顺序的是:
①工业城市?②工业联系?③工业地域?④工业集聚

A.③④②①
B.①③④②
C.④③①②
D.②④③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之间存在工业联系,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大的工业地域就能形成工业城市。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区域生态环境的建..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