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流域内各点的径流汇流方向与等高线垂直,汇流速度与地表坡度有关。据图判断

A.图中A、B两地汇流速度小于C、D两地
B.图中等高线数值由①到⑤增大
C.图中河流干流流向自西向东
D.通常,E断面流量大于F断面流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按等高线分布、坡度大小可知,A、B两地汇流速度大于C、D两地;等高线中⑤最小;河流自西向东流;通常情况下,越向下游F水量越大。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国某区域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0 分)

(1)图中甲、乙两地相比,气温较低的是?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2分)
(2)图中甲、乙两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原因是?。 (2 分)
(3)该地区城市分布的区位特征是?。( 2分)
(4)该地区夏秋季节容易发生的灾害性天气是 ?,在右图中用箭头表示该地该天气系统空气的水平运动。( 4 分)
参考答案:
( 1 )甲,地形( 2 分)
( 2 )甲,甲地位于山地迎风坡(迎夏季东南风),多地形雨( 3 分)
( 3 )多沿河、沿海分布( 2 分)
( 4 )台风( 2 分)(画出北半球气旋 3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等温线的特征可知,甲处的低温中心,越向中心气温越低,是因为地形的影响,越向中心海拔越低形成的。
(2)本题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甲处降水多,受地形的影响。
(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城市主要沿海沿河分布。
(4)该地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节主要受台风的影响大,北半球台风的结构是呈逆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辐合。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我 国某区域的等值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P 处等温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析Q 处年降雪日数不同于周边地区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简要分析鄂尔多斯内流区的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从自然原因角度分析说明R 河在图中河段流量变化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1)?位于(宁夏)平原(或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温较高
(2)?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山地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多降雪天气
(3)?地形较封闭,四周略高;降水少,蒸发旺盛。
(4)降水少,蒸发旺盛;无大支流汇入;下渗严重致使该河段流量有所减少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回答以下各题:
1.南极洲的等温线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2.南极大陆周围海域海冰覆盖面积年变化很大,其覆盖面积最大的月份应为: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
E.2~3月
F.8~9月
G.11~12月
H.6~7月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气温的影响因素。第27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说明主要影响因素为太阳辐射。
2.海冰覆盖面积最大,说明气温最低,南半球海洋上的气温8月最低。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该图中曲线a、b表示等压面,b位于近地面而a在高空,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

(1)图中A、B、C、D四点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2)近地面B、C两地中,相对较热的是?,气流下沉的是?。
(3)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形式,其形成的具体过程是: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运动→?→大气的?运动。
(4)形成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
(5)在图中线段上补画箭头完成热力环流。
(6)当亚欧大陆内部被B气压控制时,当地的季节为?,该气压中心的名称是?,此时北京地区盛行风向为?。
参考答案:(共11分)
(1)B>C>D>A?(1分)?(2)C? B (2分)
(3)垂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水平(3分)
(4)水平气压梯度力(1分)
(5)(1分)

(6)冬季?亚洲高压?西北风?(3分)
本题解析:第(1)题,地面冷热不均,图中等压面发生弯曲,等压面向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向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即“凸高(气压)为高(气压),凹低为低”。由此判断B>C>D>A。解答本题需掌握等压面的分布规律。
【方法技巧】等压面的分布规律
①在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气压越低。
②若地面海拔相同、冷热均匀,等压面与等高线重合且与地面平行。
③若地面冷热不均,等压面发生弯曲,等压面向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向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即“凸高(气压)为高(气压),凹低为低”。
④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高低值相反。
第(2)题,近地面B、C两地中,相对较热的形成热低压,对应字母C,相对较冷的形成冷高压,气流下沉,对应字母B。
第(3)题,热力环流是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其形成简单描述为:冷热不均(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第(4)题,大气的水平运动叫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第(5)题,根据热力环流原理绘制,如下图所示:

第(6)题,当亚欧大陆内部被B气压控制时,当地的季节为冬季,该气压中心的名称是亚洲高压,此时北京地区盛行风向为西北风。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A、B、C、D四地气压值高低的判读。
【误区警示】
1.高空的高气压一定比低空的低气压的气压值高
在同一高度上,高气压比低气压的气压值高,但在不同高度上则不一定,如题中的C地虽然近地面是低气压,高空是高气压,但实际气压值是近地面高于高空(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2.在垂直方向上空气也是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总是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但在垂直方向上,则不然:空气的垂直运动主要是由冷却收缩、受热膨胀等因素引起的,并非取决于气压的高低。
3.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摩擦力既影响风速,又影响风向。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越大;反之,夹角越小。
4.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的唯一原因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的原因。例如,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一带的西南季风,就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而成的。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