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技巧《等值线图》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9-26 22:53:4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18-19题。
 小题1:图^91考试网路沿线四地中,海拔最高点出现在 A.甲 B.乙 C.丙 D.丁
| 小题2:若乙、丙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40千米,要在边长为4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区域图,所选用的 比例尺 应为 A.1∶10 000 B.1∶200 000 C.1∶1 000 D.1∶20 000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形图的综合判读。 小题1:利用图中的等高线分布判断四地的地势高低,甲:低于100M;乙:200—300M;丙:500—600M; 丁:400—500M。故选C项。 小题2:乙、丙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40千米,则估计甲丁之间的距离约80KM;图上距离为4M,则比例尺 为4/800000,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1954-2005年我国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形成梅雨的天气系统及出现时间分别是2.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3.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A.高压中心 3-4月 B.低压中心 4-5月 C.锋面 6-7月 D.反气旋 7-8月 E.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 F.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 G.在图中西北部的相关性最小 H.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 I.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 G.通讯卫星信号易受干扰 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耀斑爆发强度减弱
参考答案:1. C 2. D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地理的基本,考查内容较容易。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是由6——7月份冬夏季风在江淮地区相遇,两种气团势均力敌,形成的准静止锋导致的,所以选项C正确。 2.由图形信息判断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负相关;安徽省区域内正、负相关均等;在图中西北部,数值显示为正相关较大值,此处相关性也较大;正相关最大值(大于0.25)出现在图中东北部。选项D正确。 3.太阳黑子达最大时,对地球影响最大,地球会出现异常现象。梅雨天气可能加强也可能减弱;漠河地区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耀斑爆发强度增强;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影响。选项B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梅雨天气;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陡崖从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2.在N点能够观察到 A.50米 B.90 米 C.155 米 D.220米 E.甲、乙两村 F.甲村 G.乙村 H.两村都无法看到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的综合分析。 1.陡崖相对高度可根据公式:(n-1)×d≤△H<(n+1)×d。 2.连接N点到甲村和乙村,图示甲村和N点之间有山脊阻隔;而N到乙村之间地形为山谷,故能看到乙村。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该区域地势和河流的叙述可信的是: ①戊地海拔低于丙地 ②甲地潜水位低于丙、丁两地潜水位 ③该河流流向西南→东北 ④河流左岸潜水补给河流水,右岸河流?水补给潜水 A:①③? B:②③? C:①④?D:③④ (2)关于该区域说法错误的是: ①北京位于该区域的东北方?②该区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③图中河流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④该区域是我国主要冬小麦产区 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1)D?(2)C
本题解析: (1)根据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和水往低处流的原则,则戊地海拔高于丙地,甲地潜水位高于丙、丁两地潜水位,该河流流向西南→东北河流,左岸潜水补给河流水,右岸河流水补给潜水。 (2)北京位于该区域的西南方,该区域位于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春小麦产区。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当地面或物体表面温度在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其表面凝结成白色结晶物质,称为霜。一般把入秋后最早出现的一次霜叫初霜,而入春后最末出现的一次霜叫终霜。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这段时间叫无霜期。下面是两地无霜期等值线图(单位:日)。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 乙地比甲地无霜期长的原因是乙地 A.纬度比甲地低 B.气候海洋性比甲地强 C.海拔比甲地低 D.地势起伏比甲地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