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多选题 下图为某区域图,图中右侧分别表示乙河流局部河谷剖面示意图和Q湖不同季节的蓄水面积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关于该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2.关于甲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区域盛行季风
B.沿岸为寒流经过
C.Q湖北侧深度大于南部
D.图中河谷横剖面从中心向两侧岩石年龄不断变老
E.部分河段有冰期和凌汛现象发生
F.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G.Q湖最大湖面b出现于一月
H.冬季盛行西北风
参考答案:1. BC
2. B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河谷东西向横剖面来看,东岸侵蚀,西岸沉积。根据河流的流向,该处为向左偏,为南半球。季风位于大陆的东岸;南半球中低纬大陆的西岸,有寒流流经;从湖泊蓄水的最大和最小范围可以判断,Q湖北侧深度大于南部;图中河谷横剖面岩层向上弯曲,岩层中心老,两侧新。
2.甲地位于30°S—40°S大陆的西岸,地中海气候,冬季最低温在0°C以上,没有冰期和凌汛现象发生;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1月为南半球的夏季,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湖面7月大于1月;冬季,受盛行西风(西北风)影响,温和湿润。
考点:主要考查了地中海气候、河流流向、洋流等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以某区域河流局部河谷剖面示意图和湖泊不同季节的蓄水面积分布图为材料,考查学生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对气候类型、洋流、地质构造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回答题。
1.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2.不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A.作物品种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
E.天气严寒
F.地面辐射强
G.夜间晴朗
H.大气逆辐射强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霜冻发生的条件是在气温低于0℃以下时,就容易发生;大气逆辐射强,地面温度较高,不易发生霜冻。根据图示,不同纬度初霜、终霜出现的时间差异很大,根本原因是由于纬度越低,冬季温度较高,初霜出现的时间晚,终霜出现的时间早。南北方向的差异主要是纬度因素。
2.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保温效果明显,地面降温缓慢,不利霜冻的形成。
考点:本题考查气温的主要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抓住霜冻形成的直接原因——气温低,结合影响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区域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据图回答1—2题。

1、按照岩石圈六大板块的划分,M半岛位于
[? ]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
2、图中所示的边界属于
[? ]
A.陆地区域边界
B.板块生长边界
C.海洋区域边界
D.板块消亡边界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面是“我国某地地形和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该地河谷地形的成因,正确的说法是
[? ]
? A、背斜顶部收张力,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 B、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的
? C、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的
? D、岩层断裂上升,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2)图中甲山脉如果是秦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山麓聚落背后的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 B、山麓聚落背后的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 C、北坡自然带较南坡复杂,雪线偏低
? D、针叶林在北坡分布海拔较南坡偏高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半球大气环流图,回答问题。
1.此时,图示半球的节气可能是2.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可能在其周围出现强低气压中心的是3.图中的高气压带是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E.①
F.②
G.③
H.④
I.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G.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
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
参考答案:1. B
2. C
3. A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图中西风带为逆时针,所以为北半球,图中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所以为北半球的夏季。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北半球夏季,陆地气温高,形成高压,亚洲大陆形成印度低压,位于图中③位置。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3.图示区域为北半球,所以高气压带是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