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扎龙湿地位于乌裕尔河下游的闭流洼地(内流区)。该区春季干旱风大,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霜早,冬季寒冷漫长,年均降水量为418.7mm。结合扎龙湿地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扎龙湿地水量支出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图中2.修建中部引嫩(江)干渠的主要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E.调蓄湖泊水库水量
F.增加湿地生态用水
G.满足农业灌溉需水
H.治理土地的盐碱化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水循环中下渗和蒸发(散)环节是水平衡支出环节,扎龙湿地是闭流洼地,纬度高(有季节性冻土分布),另外该区春季干旱风大,夏季炎热,所以蒸发强烈,下渗弱,沼泽广布。
2.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人类截取湿地来水),湿地蓄水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导致湿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水是湿地的生命,没有水就没有湿地。在湿地的3个主要特性(水文、土壤、植被)中,水文是湿地生态系统形成和演替的最主要因素,水文变化对湿地生态环境影响很大,中部引嫩(江)干渠主要的目的就是对湿地进行生态补水,维持湿地生态用水。
考点:水循环的环节、影响因素及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____。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
?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地层的相互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 ③处的地形属________山地。
(2)请在图中地垒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注4个箭头,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
(3)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双项选择)
[? ]
? A、渭河谷地
? B、长江三蛱
? C、汾河谷地
? 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4)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______处(填数码)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
? 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需要在①②③④四处选择一处打通隧道,应选择__________处。
参考答案:(1)②;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后容易被侵蚀;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块状
(2)“略”
(3)AC
(4)①;该处为向斜构造,在此打井能打到向斜槽部,地下水容易汇聚在向斜的槽部
(5)②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辽宁省气象台对“暖冬”制定的标准是:从前一年的12月到当年的2月,这3个月的平均气温高于30年的平均值0.5℃,就说明是暖冬,辽宁省近30年冬季的平均值为-7.7℃,据此判断下列各题。1.大连地区近三十年冬季的平均气温均2.“暖冬”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7.7℃
B.大于-7.7℃
C.小于-7.7℃
D.无法确定
E.果树病虫害减少
F.到东北旅游观光的人数增加
G.春装提前热卖
H.会使水稻种植的北界南移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气候变化及影响。
1.大连位于辽宁省的南部,故平均气温应较辽宁省的平均气温高。
2.暖冬则不利于冻死病虫害,A错误。东北地区的旅游特色即冰雪,故暖冬不利于东北旅游活动,B错误。暖冬故气温回升快,故C正确。气温较高,故水稻种植北界应向高纬即北移,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分析完成题。
1.图中①表示2.图中箭头M表示
A.岩浆
B.岩浆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E.冷却凝固
F.重熔再生
G.变质作用
H.外力作用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三个箭头指向④,判断④表示岩浆,三大类岩石都能转化为岩浆,则岩浆能生成①表示岩浆岩。
2.结合上题分析,岩浆生成岩浆岩的作用为冷凝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循环。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的特点,并结合地质循环中的地质作用判断,注意判断岩浆是解题的突破口。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图中海拔最高点为A处,读图回答题。
1.图中主要山脉的走向大致是2.影响该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东南一西北
B.东西
C.东北一西南
D.南北
E.河流
F.地形
G.交通
H.气候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1.山脉走向可以根据河流流向来判断,河流有西向东流,图中主要山脉的走向大致是南北走向。
2.由图可知:村落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故影响该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河流。
考点:本题考查山脉走向的判断与聚落的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需明确:山脉走向可以根据河流流向来判断;聚落的影响因素可从图中得知为河流。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