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①该地曾经有岩浆活动 ②钟乳石的形成是流水侵蚀导致 ③天窗是由于板块断裂形成的 ④该地可能有海洋生物化石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认真审题,注意题中关键词“溶洞”地貌景观。溶洞存在于地面以下,不可能是风力侵蚀、冰川侵蚀;溶洞景观一般形成于降水较多或者水资源较丰富的岩溶地貌区,属于地下喀斯特地貌,由流水溶蚀形成溶洞,故选项D正确。
【小题2】由图可知,图中有玄武岩,是由于岩浆喷出地表而形成,故该地曾经有岩浆活动;而溶洞地貌景观一般存在于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分布区,石灰岩等属于海洋沉积环境形成,所以该地可能有海洋生物化石,故选项C正确。
【小题3】图示溶洞地貌景观,在我国的云贵高原、两广丘陵等南方地区,分布较广,这些地区由于受季风环流的影响,气候类型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植被多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选项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分析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福建省略图”
材料二 福建省各种海拔高度范围所占面积的比重表
| 海 拔 | 200米以下 | 200米~500米 | 500米以上 |
| 比重(%) | 12% | 52% | 36% |
参考答案:
(1)丘陵、山地、流水(3分)
(2)铁路主要沿河谷地带分布。(福建地形复杂坡度大)河谷地势相对和缓,工程的造价低,难度小。(3分)
(3)沿河和沿海分布(2分) 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的冲积平原上(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水运交通条件便利。(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分析,福建地形以丘陵、低山为主。因降水丰富,外力以流水作用为主。
(2)材料一显示图中铁路主要分布于河谷地形中。河谷地势相对和缓,工程的造价低,难度小。
(3)观察图中城市分布,城市多沿河及沿海分布。这些地区地形相对平坦开阔,河运及海运条件优越。
考点:城市、交通区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某河流某河段地形剖面图”和该河段的气候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乙、丙为河流沉积层,其沉积物分别是
A.粉细砂 河卵石 中粗砂
B.河卵石 粉细砂 中粗砂
C.河卵石 中粗砂 粉细砂
D.粉细砂 中粗砂 河卵石
小题2:该河段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A.永久性高山冰川积雪融水补给
B.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C.雨水补给
D.地下水补给
参考答案:
小题1:C ?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依据河流的沉积过程判断沉积层的物质。当河流流速降低时,会不断的出现沉积物。在这个过程中,流速较快时,质量较重的先沉积,且出现较早;流速较慢时,质量较轻的再沉积,且出现较晚,依次进行。因沉积较早的在下层,较晚的上层,故下层质量较重,上层质量较轻。根据图中甲、乙、丙所处剖面图的位置可知,甲为下层,质量应最大,乙为中层,质量应居中,丙为上层,质量应最轻。结合选项,故C正确。
小题2:根据该河段气候图可以得到:降水量较大,集中在7、8月份,只有8、9月份的实际蒸发量与降水量相差较小,其它月份都是降水量大于实际蒸发量。永久性高山冰川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的高山地区,该地区降水量相对较多,故A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主要补给时间是春季,而此图中河流的主要补给季节为夏季,故B错。地下水补给的河流比较普遍,而且对河流径流量影响较小,而河流某河段地形剖面图中,可以看到平均枯水位和平均洪水位相差较大,故主要补给不是地下水补给,故D错。该地区总体降水量较多,且集中在夏季,大部分时间降水量大于实际蒸发量,故应为雨水补给。故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内力作用的总趋势是使地表的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 )
参考答案:错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应该为内力作用使地表变的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缓。所以本题表述有错。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自然环境对人类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