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①土壤退化过程? ②土地退化过程? ③生态系统退化过程? ④荒漠化过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3: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湿润系数均为小数,排除A、C选项,西北地区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故选B。
小题2:从题目所给材料即可知道生物多样性下降不属于土壤退化过程。
小题3:A、B、C位置排列为东西向,排除 A、C项,这三地植被特征的变化是由于降水差异导致的。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按图例画出我国季风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和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2)图中我国境内,黑线(阴影区和非阴影区分界线)是__________分界线,阴影区域年降水量多在__________毫米以下。
(3)季风区内(不含青藏高原)有__________种温度带,有__________种干湿地区。
(4)当A地开始受西南季风影响时,B地多出现__________天气;C地农业生产常面临__________(气候)威胁。
参考答案:(1)略?(2)内外流域? 400?(4)5? 4?(5)梅雨?干旱或春旱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几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以及季风的有关地理知识。分界线主要是几列山脉。季风区内有5种温度带和4类干湿地区。(4)题中A、B、C地气候的特点,主要先判断出季节就容易解决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有关区域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
B.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C.区域没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区域之间有一定的界线,有明确的也有模糊的,C错误;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范围,区域内部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而区域之间差异明显;区域是按一定的指标来划分的,可以是单一性指标也可以是综合性指标。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基本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属于基础性试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区域的基本特征,需要对课本基础内容加强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1年1月10日报道,有多位权威气候学家推断在未来20年至30年间,地球将经历一个相对气温偏低的“微型冰河世纪”。假设这一推断成立,据此完成题。
小题1:在未来二三十年中,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 ( )
A.水稻的种植范围缩小
B.阿尔卑斯山雪线上升
C.北美1月0 ℃等温线北移
D.南海鱼种大量出现在黄海
小题2:在未来二三十年中,人类最不可能面临的挑战是?( )
A.能源资源更加短缺
B.海平面加速上升
C.农作物因生长期缩短而大面积减产
D.中高纬度地区航运条件恶化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在未来20年至30年间,地球将经历一个相对气温偏低的“微型冰河世纪”,气温降低会使水稻的种植范围缩小。全球相对气温偏低,会使阿尔卑斯山雪线下降,北美1月0 ℃等温线南移,黄海鱼种可能大量出现在南海。
小题2:由于全球处于一个相对气温偏低的“微型冰河世纪”,故海平面不可能加速上升。只有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地区、高山地区冰川融化加速,大量淡水入海,且海水膨胀上升,才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借助材料考查了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一氧化二氮等,他们在大气中的含量自工业革命以来呈上升趋势。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上述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A.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
B.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紫外线
C.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
D.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小题2:上述温室气体除能导致全球变暖外,还可能造成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有:
①臭氧层破坏?②酸雨?③城市热岛效应?④湖水富营养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
小题1:由于温室气体增多,而导致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而使全球气温升高。故选C项。
小题1:氟氯烃会导致臭氧层破坏;一氧化氮属于酸性气体,会导致酸雨危害。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太阳对地球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