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美国农业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附近工农业生产的主要类型是
[? ]
A.传统工业和乳畜业
B.高技术产业和商品谷物农业
C.新兴工业和水稻种植业
D.分散型工业和密集型农业
2、图中有标号的四个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和农业地域类型与我国松嫩平原大体相同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1、A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及其分布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2010年9月19日讯:据研究,玉米每晚收1天,亩产约增加10公斤。如果适当晚收10天,亩产就可增加50公斤左右,高产田增产幅度更大。目前,夏玉米收获在即,秋冬种也将由北向南全面展开。省农技推广总站就有关事项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推广夏玉米适当晚收、小麦适当晚播的模式(简称“双晚”)。
材料二:
? 下图反映了山东省冬季气温变化的趋势,数值大于0说明气温较多年平均值偏高,小于0说明气温较多年平均值偏低。
(1)山东省冬季气温变化的趋势是什么?对农业生产产生了哪些有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棉花是喜热作物,对水分也有一定需求,但开花期(即授粉期)及收获期忌多雨,喜光照。结合下列图表说明山东省棉花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形成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棉花协会2010年8月16日称,鉴于国内棉花价格持续下跌,为了保护棉农利益、稳定棉花生产,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决定近期收储部分棉花。这说明影响农业生产的冈素除了气候以外还包括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上述现象请你为山东省的农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波动上升,有利的影响:①改变了农作物的生长习性,产量增加;②平均无霜期延长,复种指数提高。
(2)分布特点:东少西多(由东向西种植面积增加),原因:两部内陆降水少,光照充足,更有利于棉花的生长。
(3)市场、国家政策。
(4)①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②合理调节农时(因时制宜);③把握市场信息,发展高效农业;④发挥政府职能,调控农业生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江苏地域范围虽小,但内部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下左图为江苏地形图,下右图为江苏省部分城与产业转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2分)

(l)大体上以苏北灌溉总渠为界,简述江苏在气候、水文方面的南北差异。______(4分)
(2)与苏北地区相比,苏南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试分析其原因。______(3分)
(3)为了促进江苏经济的均衡发展,目前苏南产业正在向苏北地区转移简述苏北地区承接这种转移的有利条件和带来的影响。________(5分)
参考答案:
(1)气候:一月均温,南方>0℃,北方<0℃;年降水量,南方>800mm,北方<800mm(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2分)
水文:南方水量大,无结冰期;北方水量较小,有结冰期(2分)
(2)受上海辐射作用强;工农业基础好;水陆交通便利;科技发达(3分)
(3)条件:地价、劳力价格低;政策优惠;基础设施趋于完善(2分)
一影响:扩大就业;促进产业升级;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实现区域优势互补;促进基础建设(2分)加重资源、环境压力(1分)
本题解析:
(1)以苏北灌溉总渠为界,这里可以看成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淮一线)。气候:一月均温,南方>0℃,北方<0℃;年降水量,南方>800mm,北方<800mm(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
水文:南方水量大,无结冰期;北方水量较小,有结冰期。
(2)苏南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更靠近上海市,受上海辐射作用强;工农业基础好;水陆交通便利;科技发达。苏南经济发展快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
(3)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地价、劳力价格低;政策优惠;基础设施日趋于完善。
苏北地区接受苏南地区的产业转移:对苏北地区可扩大就业;促进产业升级;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实现区域优势互补;促进基础建设。但也能加重资源、环境的压力。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从浙江出口到欧美的香菇原来走海运至少要半个月时间,影响到香菇新鲜度。而浙江磐安一菇农在美国加州摩根山农业菇类种植场承包了2公顷,请了8名墨西哥人种植香菇。他将接种、发菌等工序在国内完成,再将培育好的菌棒运到美国,采摘的香菇直接通过当地的销售企业销售,使美国消费者能吃到当天采摘的鲜香菇。
材料二 将78%的杂木屑、20%的麦麸、1%的糖、1%的石膏均匀混合,装入塑料袋,经过一系列技术处理后,再接上菌种就做成了菌棒。

(1)加州的农业生产居美国第一,果蔬生产占美国的一半。上图左上角是加州两个城镇的气候资料,试从气候的角度分析该地发展农业的优势与劣势。(8分)
(2)试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分析浙江菇农去美国承包菇类种植场这一经营方式的合理性。(12分)
(3)对于我国浙江向日本和韩国大量出口香菇菌棒,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8分)
参考答案:
(1)优势:加州为地中海气候,热量和光照充足。劣势:夏季气温高而降水少,容易发生旱灾。
(2)利用了美国现有的农业基础(农业菇类种植场),雇用了相对廉价的墨西哥劳动力,利用了美国的销售公司进入市场,通过原料和技术的输出,发挥了各个生产环节的优势,降低了生产成本,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3)赞同。理由:浙江夏季高温多雨适合菌类生长;生产菌棒的原料较丰富;劳动力充足,可以增加就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不赞同。理由:菌棒的原料是杂木屑,生产菌棒要消耗大量的林木,不利于浙江的森林保护,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本题解析:
(1)注意从水热配合方面分析。
(2)侧重于投入的社会经济因素,最终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本题属于开放性题,可以从劳动力、原料、生态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美国农业分布图”,回答1—3题。

1、图中带标号的四个地区中,种植粮食作物相同而播种时间不同的是
[? ]
A.①与②
B.①与③
C.②与④
D.③与④
2、影响图中①附近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 ]
A.市场
B.交通
C.气候
D.土壤
3、若将④处优良的粮食作物品种引入我国,最适合的地点是
[? ]
A.三江平原
B.辽河平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三角洲
参考答案:1、C
2、A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