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下列两幅地形剖面图,(甲剖面线为55°N,乙剖面线为23°26′S)。回答小题。
1.关于甲、乙两图,叙述正确的是2.下列关于甲、乙所在国叙述正确的是
A.两图的水平比例尺均大于垂直比例尺
B.垂直比例尺甲图大于乙图
C.水平比例尺甲图大于乙图
D.相对来说,乙图更为详细
E.两国西部均分布有地中海气候
F.两国人口均集中在沿海地区
G.两国都是重要的农矿产品出口国
H.甲国工农业发达,乙国以农牧业为主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1.图示甲图相同的图上距离表示的实际高度较高,即垂直比例尺就较小。甲乙两图水平方向上,甲图所在纬度高,故相同的经度差则表示的实际距离较小,但甲图经度差10°的图上距离跟小,故甲图是水平比例尺较乙图小。故选D项。
2.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甲为澳大利亚;乙为澳大利亚,故C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材料一、二,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正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向现代制造业、高端服务业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承受着越来越大的成本增加、市场环境转变,乃至地方政府主动推动的巨大压力,并出现关闭、停产、外迁现象,成为珠三角产业升级过渡期不可回避的“阵痛”。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

(1)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正在兴起,试分析该地区城市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_____
? 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加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
? 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人,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 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
? D、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外迁,不利于本地区产业的升级
(3)根据材料分析珠江三角洲一些中小企业出现关闭、停产、外迁现象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自然条件: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工
? 农业发达,交通便利,毗邻港澳和东南亚,便于对外联系和交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快
(2)B
(3)原材料、土地、劳动力、能源的紧缺和涨价,人民币升值等都导致企业成本增加、利润下降。土地
? 资源紧张也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提高。政府对一些
? 污染重、耗能多的企业的控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当前,我国能源工业中,最重要的是
A.水电
B.煤炭
C.石油
D.天然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规划建设的“西三角经济区”(图18)包括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至天水经济带,将打造成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之后的我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材料二 2010年春节后,中西地区的农民工开始外出打工,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人数有所减少。东南沿海地区企业招工困难,出现了一定规模的“民工荒”。
材料三 从2004年到2010年,中央连续发了七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全国粮食连年增产,农民人均收入逐年增长。
材料四 成都、西安气候统计资料

(1)分析西安和成都冬季气温差异的原因。(4分)
(2)结合材料分析造成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的原因。面对“民工荒”现象,你认为东南沿海地区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6分)
(3)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相比,规划建设中的西三角经济区有那些有利条件。(4分)
参考答案:
(1)西安冬季气温较成都低。西安比成都纬度高,太阳高度较小,获得太阳辐射量较少;西安接近冷空气源地,易受冷空气活动影响;成都受山地(秦岭)阻挡,受冷空气活动影响较小.(4分)
(2)原因:国家政策的支持,西部地区社会经济(或二、三产业)得到加速发展,当地就业机会增多。国家重视“三农”问题。中西部地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成效明显,部分农民工外出就业动机减弱等。(共4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应对措施:调整产业结构,进行产业转型和升级,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提高农民工收入,改善其工作,生活,居住条件等。(共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西三角经济区内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丰富;拥有西部广阔的经济腹地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享有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等。(8分
本题解析:
(1)分析西安和成都冬季气温差异的原因从纬度,地形,离冷空气的源地距离等方面分析。
(2)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的原因从产业转移,国家政策的调整方面分析;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力短缺的措施从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农民工的待遇等方面分析。
(3)西三角经济区有那些有利条件从自然资源,政策,潜在市场,劳动力,经济腹地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部分干湿地区及农业生产区示意图,读图完成:

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A.区域没有固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
C.每一个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确的
D.区域的划分是人们主观意愿的结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的概念。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区域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但不一定具有明确的界线,一般行政区划具有明确的界线,而自然区划一般没有明确的界线,界线具有过渡性。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