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2017-11-05 20:37:4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有关东部经济地带具有的优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A.集中了我国四大最具实力的工业区 B.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C.出口额和直接利用外资额均占全国4/5以上 D.分布了全国约45%的城市和51%的城市人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我国东部经济地带主要位于沿海地区,以平原地区为主,故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不足。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西安市隋唐时期用水充足,有“陆海”(指湖泊和沼泽很多)的美称。该图示意古长安(今西安市长安区)“八水”位置。完成问题。
 小题1:“八水绕长安”的地质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壳 A.水平错断 B.褶皱凹陷 C.断裂陷落 D.水平张裂
| 小题2: 古长安“陆海”今日不复存在的重要原因是 A.秦岭北坡森林植被破坏 B.渭河流域水体污染严重 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 D.秦岭南坡耕地面积增加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地质作用及地貌。渭河平原为断裂陷落的地堑。 小题2:此题考查环境问题的产生。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强,人们为了要开垦荒地,增加耕地,大量破坏了植被,使得古长安“陆海”不复存在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鼠年中国评选出新的十大“天府”,它们分别是:成都平原、台湾嘉南平原、伊犁河谷、山东半岛、闽南丘陵、三江平原、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呼伦贝尔、苏北平原、宁夏平原。新天府的评选更注重入选地区人地协调发展。 材料二?
 ⑴山东半岛和台南地区均盛产海盐,原因有何不同? ⑵山东半岛在十天“天府”中排第四位,在接受国外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你认为应注意哪些问题? ⑶嘉南平原是台湾省重要的热带水果产区,两岸“三通”以后对当地水果业有何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 ⑴山东半岛春季干旱,气温回升快,多大风气候;(2分)台南地区地处背风地带,气温高,降水少,纬度低,光照强。(2分) ⑵杜绝污染严重的部门迁入;限制高能耗、高资源消耗产业迁入;加强治污配套设施建设和管理等。(答案合理即得分)(3分) ⑶市场更广阔,(1分)运输时间缩短,运输量更大,(1分)提高果农收入。(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比较分析。 第(1)题,海盐生产需要的共性特点是:蒸发强,降水少。山东半岛因春季气温回升快,同时大风天气多,所以适合晒盐;而台南地区因地处背风坡,晴天多,降水少而适合晒盐。 第(2)题,产业转移过程中,应尽可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服务职能,以减少内部交易成本;同时注意环境保护要与当地资源相配合。 第(3)题,水果生产属于商品农业,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可以扩大产品的市场范围,以提高效益。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下图是“我国农业产值构成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分别代表: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结构总的变化趋势。 (3)目前,我国农业结构是否合理?为什么? (4)简要说明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增产粮食的主要措施。 (5)就如何增加农民收入问题,谈谈你的设想?
参考答案: (1)种植业?渔业?畜牧业?林业 (2)种植业比重下降?林、牧、渔业比重上升?渔 (3)不合理?种植业比重太大?林、牧、渔业比重太小 (4)①粮食是我国人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②粮食生产是我国种植业的主体,在整个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③我国有近13亿人口,粮食需求量大。④我国人均粮食产量还只有400千克,刚刚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国人口增长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自然灾害频繁。因此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也是实现农业生产合理布局的关键。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是:①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②要实施科学种田,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5)①发展农业科技,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②走农业产业化之路,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 ③在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面向市场调整农作物品种和农业结构,以适应市场经济需求,满足人民生活的丰富多样的需求,使广大农民的收入真正得以提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25分)读图文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哈尔滨周边地区简图、哈尔滨两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材料二?松花江(哈尔滨河段)多年平均最低日温、平均降水量、月径流量统计资料。
 材料三?粮食生产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南方多个省区(上海、浙江、福建等)到东北主产区建立粮食储备基地,为多省的粮源保供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7年东北三省与南方三省农业资料比较表
 材料四?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
 (1)据图描述哈尔滨市从4日14时到5日8时天气变化状况。(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松花江(哈尔滨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其形成原因。(9分) (3)据表归纳出东北地区比南方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优势。(6分) (4)分析东北地区该发展模式的经济、生态意义。(6分)
参考答案:(1)气压降低(2分)、气温升高(或风力减弱)(2分)
(2)结冰期长(2分)?纬度高,气温低,冬季漫长(1分)流量较大(2分)?降水较多(1分)径流季节变化大(2分)?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1分)夏汛明显(2分)?夏季降水集中(1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3)人均耕地多(2分);耕地面积大(2分);机械化程度高(2分)(4)中部产粮区的粮食得到就地转化;西部畜牧业良性发展;中、西部形成密切联系的产业链,推动中西部经济的发展(4分)“异地育肥”,减缓对草场的压力。(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