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A.① B.③ C.② D.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冬季,北海道处在冷锋控制下,最可能是大雪纷飞的天气。
【小题2】冷锋锋前为暖气团,所以③,④两处气温较高,③处为千岛寒流流经地区,海水温度较低,所以,容易发生海雾。
考点:常见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表是浙江舟山某地某年8月某日气象观察资料表,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由表中资料可知,影响当地的天气系统是下图中的( )
【小题2】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该地18时前后的天气状况是( )
A.阴雨连绵
B.狂风暴雨
C.高温晴朗
D.低温少雨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表中可以看出,在12时到24时这段时间,此地的气压值先降低再升高,期间经历了一次降雨过程,可以判断,此处为气旋过境,故选A.
【小题2】18时气旋中心影响此地,天气现象为狂风暴雨。
考点:常见的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0分)我国东南一滨海城市的高中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影响”小课题研究。甲图是学生绘制的该滨海城市的海陆气温日变化图;乙图是学生绘制的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运动状况图;丙图是该城市海陆风的天数统计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他们完成这项研究。
“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研究报告
(1)海陆风是沿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 的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更替而转换。它也是一种 ,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之一。(2分)
(2)图甲中代表陆地的序号是 ;由图甲可推断,图乙中海风出现的时间约
为 (2分)
A.18时~次日7时
B.4时~当日14时
C.16时~次日8时
D.6时~当日18时
(3)从图丙可知,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 (季节)最少。主
要原因是什么?(3分)
(4)简析海风对沿海城市大气环境的有利影响。(3分)
参考答案:
(1)海陆热力性质(1分) 热力环流(1分)
(2)①(1分) D(l分)
(3)冬季(1分) 冬季风强盛从而掩盖了海陆风。(2分)
(4)海风从海上吹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1分) 增加空气湿度,(1分) 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1分)
本题解析:
(1)海陆风是热力环流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海陆受热差异。白天,陆地吸热速度快,受热多,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间,陆地散热速度快,受热少,气流下降,形成高压,海洋上形成低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2)海洋比热容大于陆地,因此其温度变化比陆地小,昼夜温差小,图中①为陆地,②为海洋。白天,陆地气温高,形成低压,吹海风。
(3)从图丙可以看出,一年中冬季海陆风出现次数最少,此时我国受强胜的冬季风影响,海陆温差小,不易形成海陆风。
(4)海风来自温度较低的海洋,有助于降低城市温度,增加空气湿度,使大气污染物扩散,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考点:热力环流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读图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B处受 (高或低)气压控制,其中心气流垂直方向为 ,天气状况是 。
(2)图中a、b、c、d四处风向正确的是_____地。
(3)如果冷暖锋均能引起降雨,冷锋雨区位置主要在(①、②、③、④中的)____地,暖锋雨区位置在(①、②、③、④中的)______地。
参考答案:
(1)高(高气压) 下沉 晴(晴朗或晴好)
(2)C
(3)③ ①
本题解析:
(1)B处气压高于四周,是一高气压中心;中心气流是下沉的;气流下沉,温度增高,天气晴朗。
(2)受气压梯度力影响,风是由高压中心吹向四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风是顺时针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辐散的,正确的是c。
(3)降雨区是在冷气团一侧的,即冷锋后,暖锋前;③是冷锋后雨区,①是暖锋前雨区。
考点:主要考查等压线图及天气系统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四种气候类型中,完全属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下形成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完全属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根据气温判断热量带,结合降水得出气候类型;①图全年高温,且干湿季分明,为热带草原气候;主要是收到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②图最低气温大于0℃,且降水丰富,雨热同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③图最低气温小于0℃,雨热同期,为温带季风气候;④图全年高温,降水丰富,夏季降水多,为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共同作用所形成的;而完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下形成的是②③,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旅游资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