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2009年4月以来,广州、济南等城市陆续遭遇暴雨侵袭,给城市交通和公共管理带来一次“突发性考验”,完成下题。1.一般而言,城市降水的强度和频率高于郊区,这是由于2.暴雨对城市的“突发性考验”,将“城市病”暴露无遗,“城市病”主要表现在
①环境质量下降?②交通堵塞?③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④排水不畅?⑤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3.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根本措施是
A.城市处于城市环流的高压区
B.城市处于城市环流的低压区
C.城市建筑物使暖湿气流长期滞留
D.城市大多位于沿海低地
E.①②③
F.②③④
G.①②④
H.②③⑤
I.增加城市数量,扩大城市职能
G.扩大城市规模,加强城市管理
扩大住房面积,住宅小区增加绿地
分散城市职能,建卫星城、新城
参考答案:1. B
2. C
3. D
本题解析:1.城市是“热岛”,处于城市环流的低压区,导致降水的强度和频率高于郊区。正确答案选B。
2.暴雨对城市的“突发性考验”,将“城市病”暴露无遗,“城市病”主要表现在环境质量下降、交通堵塞、排水不畅。正确答案选C。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是城市化的表现。
3.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根本措施是分散城市职能,建卫星城、新城。正确答案选D。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图为某一旅游城市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该小城城市形态的主要因素是2.关于图中序号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A.地形
B.河流
C.公路
D.历史
E.①住宅用地,②商业用地,③工业用地
F.①商业用地,②住宅用地,③行政用地
G.①文教用地,②住宅用地,③商业用地
H.①住宅用地,②绿化用地,③行政用地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城市一般分布在地形平坦的地区,在山区,一般布局在河谷地区。从等高线地形图中可以看出城市位置有河流经过,说明该地位于河谷地区,且沿河谷延伸。等高线比较密集地区不在城市范围内,故影响该小城市形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A正确。
2.注意题干中的“旅游城市”四字,说明城市的功能主要满足旅游功能,且城市面积有限,故应没有工业用地,故A错。图中①区域主要位于城市中心,且面积较大,应为商业用地;②区域紧靠①区域,且面积较大,应为住宅用地;③区域也位于市中心,但面积较小,应为行政用地。故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布局的影响因素,城市功能区。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动物中,属于古生代的是
[? ]
A、始祖鸟
B、三叶虫
C、恐龙
D、鸭嘴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2012年7月21日10时开始,北京市出现历史少见的强降雨,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下面的地形略图,回答下列各题。
1.此次降水最强降雨集中在房山、门头沟等地的主要原因是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市内涝成因的是
A.受高压脊的控制降水丰富
B.夏季气温高形成对流雨
C.地形有利于暖湿气流形成抬升运动
D.受暖锋系统控制形成长时间降水
E.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
F.城市排水设施落后,排水能力差
G.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H.城市公园绿地等建在地势低洼处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图例,图示区西部、北部是山地,东南部是平原,房山、门头沟等地位于夏季风的山地迎风坡,降水多。C对。高压脊主要控制的是长江流域,不能控制华北地区,A错。华北地区主要是锋面雨,不是对流雨,B错。我国夏季的暴雨主要是冷锋降雨,D错。
2.城市内涝的原因有降水强度大或连续性降水, 城市排水设施落后,排水能力差,导致降水不能及时排泄。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积水排泄不下去。所以A、B、C都是内涝原因。城市公园绿地等建在地势低洼处,与内涝无关,D对。
考点:我国降水类型,城市内涝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09年9月21日,深圳市举办“关爱地球,呵护家园——深圳百万市民共建宜居生态城市系列活动”。从生态园林城市、花园城市到争做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深圳一直在不懈追求自己的城市梦想。倾力打造宜居生态城市是深圳的新追求。回答各题。1.下列关于以深圳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推进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2.造成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A.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规划、建设与其进程相适应
B.城市规模结构合理、城市之间分工协作
C.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严重滞后于城市化的推进速度
D.城市之间相互竞争,使得城市竞争力日益上升
E.城市建设规模不合理
F.自然地理条件不利于城市发展和规模扩大
G.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急剧膨胀
H.中、小城市的发展,影响了大城市的环境质量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1.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城市数目、、城市规模、城市密度、城市化速度、城市化水平等指标的变化(速度快、水平高、规模大、城市群),主要原因是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严重滞后于城市化的推进速度。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问题与对策:
问题
生态环境形式严峻
人地矛盾加剧
重复建设突出
对策
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优化产业结构
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
造成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是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急剧膨胀。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