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A.图乙中A位于温带季风区,B位于亚热带季风区,且两地都是以平原地形为主 B.图乙中A地区河流流量小,结冰期长,B地区河流流量大,结冰期短 C.①地区土地盐碱化较②地区严重,②地区水土流失较,①地区严重 D.②地区是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火害多发区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工厂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回答6、7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在工厂产业中,美、日、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技术发达,在经济全球化中占据技术高地,经营高利润的品牌、研发环节。
小题2:制造、生产环节短时期可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但在全球化竞争中始终受制于人,应增加科技投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图甲中①农业区是河套平原,影响其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什么?(1分)
(2)图乙所示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什么?相对于图甲所示地区其生产的最主要优势自然条件是什么? (2分)
(3)比较包头钢铁企业和宝山钢铁企业各自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4分)
(4)图甲所示部分地区存在严重的荒漠化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1)水源(1分) (2)水稻种植业(1分)?夏季高温多雨,水热条件好(1分)
(3) 包头钢铁企业接近原料(铁)(1分)、燃料产地(煤)(1分)
宝山钢企业市场广阔(1分),交通便利(1分)
(4)自然条件:气候干旱(异常)?地表植被少?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地表多沙质沉积物(气候必答,给1分,其他答案点任答1点给1分,共2分)
人为原因: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1分)?人类的不合理活动(2分,写出具体表现形式的最多给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比较分析。
(1)河套平原位于半干旱地区,引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反映主要的农业制约因素水源;
(2)图乙反映长三角地区,为主要的水稻种植业地区,注意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
(3)影响钢铁工业的区位因素从矿产资源、水源、交通、市场、政策等方面分析。
(4)荒漠化的形成主要从自然原因(气候、地表物质、大风、植被)和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东北地区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A-B-C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为( )
A.自A到C降水逐渐减少
B.自A到C降水逐渐增加
C.自A到B降水逐渐减少
D.自B到C降水逐渐增加
小题2:A、B、C三地的农业生产状况正确的为( )
A.A地为水稻生产基地
B.B地为林业生产基地
C.C地为畜牧业生产基地
D.三者A地的单产效益最高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读图分析能力。
小题1:图示等降水量线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但图示受地形影响,C处降水量高于B处。
小题2:据三地的地理位置,A位于长白山区,为林业基地;B位于松嫩平原,为种植业区;C位于内蒙古高原,为畜牧业基地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我国局部地区山脉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 对图中山脉两侧地形区景观的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 ( )(6分)
A.①山南侧的高寒草原上,常见成群的骆驼在觅食
B.②山南侧戈壁、沙漠广布
C.③山北侧水乡泽国、河网密布、沃野千里
D.④山东侧秋季稻谷飘香
(2) 甲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大规模发展优质番茄种植和加工业。试分析该地区能生产优质番茄的主要自然原因和限制其发展的自然因素。(3分)
(3)甲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乙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2分)
参考答案:(1)ACD (6分)
(2)夏季光照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 限制因素:水资源紧缺。(3分)
(3)荒漠化 水土流失 (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水的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