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下列四幅降水和气温统计图,完成问题。
1.关于四种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2.气候类型④的成因是3.气候类型③分布面积最广的大洲是
A.①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②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C.③为热带季风气候
D.④为地中海气候
E.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F.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G.常年受西风影响
H.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交替控制
I.亚洲
G.非洲
南美洲
北美洲
参考答案:1. D
2. D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各气候类型的气温、降水分布特征判断,①地终年高温多雨,判断为热带雨林气候;②地最低月温在0°C以下,降水量集中于夏季,故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③地终年高温,降水量集中于夏季,判断为热带草原气候;④地雨热不同期,为地中海气候。
2.结合上题分析,④为地中海气候,是由于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而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而形成。
3.③为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地区为非洲。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判断、成因和分布。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成因和分布规律。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为拍摄于台湾省野柳海岸地质公园的海洋生物化石照片,据图回答问题。

该景观的形成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A.沉积作用一地壳抬升—海水侵蚀
B.海水侵蚀一地壳抬升一沉积作用
C.沉积作用一地壳抬升一风力侵蚀
D.地壳抬升一沉积作用一海水侵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由材料知,这是一幅出现在海岸地质公转的海洋生物化石图片。化石只能出现在沉积岩层中,所以这里在地质时期应该是洼地,由沉积作用形成了含有化石的沉积岩层。现在位于海岸公园,说明这里的地壳已经上升了,所以沉积层形成后,必定有地壳抬升作用。化石已经显露出来,可以直接拍摄到,说明受到了外力侵蚀,一些沉积岩层已经被海水侵蚀掉,才将化石显露出来。所以A对。如果先侵蚀,后沉积,就不可能显露在地表,B错。台湾是湿润地区,主要外力侵蚀是流水侵蚀,不是风力侵蚀,这里是海岸,只能是海水侵蚀,C错。沉积只能在低洼的地方,先抬升,就不能沉积了,D错。
考点: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判断题:
1.图中箭头表示的风向,正确的是2.该气压系统出现在3.该气压中心形成的这一季节
A.①
B.②
C.③
D.④
E.澳大利亚大陆
F.印度半岛
G.南太平洋海域
H.西伯利亚
I.地中海沿岸受西风带控制
G.长江口盐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横渡北印度洋的海轮刚好顺风顺流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萎
参考答案:1. B
2. B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中纬度和等压线可以判断,该天气系统为北半球的气旋,气流运动方向为逆时针由四周向中心辐合。
2.由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此低压中心位于印度半岛。
3.当印度半岛为低压中心时,北半球为夏季,地中海沿岸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长江口盐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如果自西向东横渡北印度洋,海轮是顺风顺流,如果自东向西横渡北印度洋,海轮是逆风逆流;阿根廷此时为冬季,潘帕斯草原牧草枯萎。
考点:主要考查了北半球的低压中心和季节。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为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气压的判断和此季节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该图某城市冬季近地面层不同时刻气温随高度变化过程和示意图,该发电厂烟囱的设计高度应不低于

A.50米
B.75米
C.100米
D.150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逆温。对流层温度随海拔高度升高应降低,但是出现随海拔升高而升高现象为逆温,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该地区最大逆温高度可以达到100米,所以发电厂烟囱的设计高度应不低于100米。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题。
1.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这个循环过程不能导致的结果是:
A.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B.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C.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
D.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外力作用、重熔再生
E.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F.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
G.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
H.通过大量的输送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中三大类岩石及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可以判断,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2.地壳物质循环的意义: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
考点:主要考查了地壳物质循环及意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壳物质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