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一)
2017-11-10 17:21:3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所给三幅图中,甲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图反映甲图中的P地河谷剖面,丙图反映甲图对应的湖泊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 (1)图中的河流流向是?;P地附近河谷的成因和下列哪种地形的成因相同?。 A.渭河平原 B.西欧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黄土高原
| (2)若在Q处建大坝,对P处河流的水文特征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3)S城市的海滨浴场游客云集的季节,湖泊蓄水范围接近右图a、b中的? (a、b)。分析该地区此季节吸引游客的自然原因。
2、综合题 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36分) 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已经正式开工,工程近期供水目标是以解决城市缺水为主,兼顾生态和农业用水。据统计,我国水资源有80%以上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该地区的人口占全国的53.5%,耕地占35.2%。而在长江流域以北广大地区,人口占全国的44.4%,耕地占59.2%,水资源仅占14.7%。 据大河报报道:自古以来,长江和黄河各自奔流不息,互不相犯。昨日,随着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上游线隧洞的贯通,在黄河下30多米,一条长达4.25公里的隧洞打通,这意味着,2014年,长江水可以通过隧洞从黄河下面流过,给京津等缺水地区供应长江水。穿黄工程被誉为“高、精、尖、难、险”工程的化身,被称为“咽喉工程”,目前在国内还没有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和技术可资借鉴。在挖掘竖井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攻克了76.6米超深地下连续墙,解决了55米超深地基加固等技术难题,无论是大小还是深度,都属国内第一。 (1)南水北凋工程实现了长江、?、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的联系,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率的提高。(2分) (2)为了使长江水过黄河,设计者考虑了地下隧洞和架空渡槽两种方案,最终选择了地下隧洞。请比较二者的优缺点。(16分)
方案
| 是否占空间
| 受自然因素影响程度
| 是否影响航运
| 成本高低
| 地下涵洞
| ?
| ?
| ?
| ?
| 架空渡槽
| ?
| ?
| ?
| ?
| ? (3)南水北调的目的地之一是华北,华北的气候类型为?,容易出现?旱,土地常会因为不合理灌溉而导致?,请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18分)
3、单选题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判断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 ①地形?②气候?③水文?④植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小题2:下列关于各区域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B区域人口和城市集中于河谷地带
B.A区域自然条件恶劣,只能发展畜牧业
C.B区域地势高、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烈
D.C区域气候湿润,平原面积最大
4、单选题 世界上北纬15°一30°的纬度带上,大都是干旱的沙漠或荒漠,而我国在这一纬度却是鱼米之乡,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A.我国海域面积大
B.我国这一纬度上地形是平原
C.副热带高压的作用
D.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5、单选题 我国民间竞技休育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下列对
应关系正确的是(?)
A.赛龙舟——水量大、水流急的河流上游
B.赛马、飞马拾银——藏北高原
C.赛骆驼——黄土高原
D.赛耗牛——东北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