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图,回答1—4题。

1、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在气候上与同纬度多数国家相比,其优越性有
? ①光照充足 ②雨热同期 ③大陆性强 ④降水丰沛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这种优越性形成的原因是
? ①背陆面洋,海陆兼备的地理位置 ②国土面积广大,气候类型多样
? ③地形复杂,东部平原面积广阔 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四大文明古国都位于图中的中低纬度地带,在自然条件下,它们发展农业的共同优势是
? ①气候温暖,光热充足 ②降水丰沛,河湖众多
? ③水系发达,灌溉便利,土壤肥沃 ④地广人稀,气候类型多样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4、人类活动给我国南方农业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有
? ①湖面萎缩,土壤盐渍化 ②自然灾害频繁,农林牧业减产
? ③毁林开荒,坡地盲目开垦 ④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贫瘠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1、C
2、D
3、D
4、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关于我国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根据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利于形成全国性的重要矿产基地,利于地区间矿产资源的流通交换
B.某些重要矿种,贫矿多、富矿少,增加了开采运输的负担和分选冶炼的难度
C.共生矿多,有利于综合开发
D.我国矿产资源完全可以自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一方面有利于在资源集中地区大规模开采,形成全国性的重要矿产基地;另一方面造成了不同地区间矿产资源的流通交换,加重了运输的负担。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中存在的问题有某些重要矿种贫矿多,富矿少,增加了开采运输的负担和分选冶炼的难度;乱采滥挖,破坏环境;共生矿多,浪费严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矿产资源供给更加严峻,如石油进口日益增多就是一例。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2009年12月7~18日,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召开。世界许多国家共同探讨如何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严峻课题。哥本哈根会议涉及各国从高碳排放的工业文明向低碳消耗的生态文明的革命性转型,世界必然走向低碳经济的绿色发展道路。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趋势。
材料一:部分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比较?材料二:我国单位GDP能耗的变化状况
?
(1)近年来,某些国家指责中国排放了过多的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变暖,并要求我国承担更多的限排义务。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驳斥上述观点。(6分)
(2)读材料二,分析我国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分析说明我们还需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9分)
参考答案:
(1)我国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远低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3分)?
我国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初级阶段,而发达国家处于可持续发展的高级阶段,在环境保护方面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3分)?
(2)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提高了能源利用率(3分)?
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适当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发展(3分);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提高清洁能源所占的比重(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1.据图判断,影响北水南调的制约因素是2.该调水工程给沿线地区带来的最大生态问题可能是
A.沿途多岩溶地貌,水下渗严重
B.沿途排污量大,水质较差
C.地势南高北低,需逐级提水
D.沿途全年高温,蒸发量大
E.某些物种灭绝
F.土地盐碱化
G.土地荒漠化
H.水土流失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直接根据图示的信息和北水南调的线路分布判断,沿线地势南高北低,故向南调水需要逐级抽水,耗电量较大。
2.沿线地区位于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影响,夏季高温少雨,故该调水工程可为沿线的农业生产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但若不合理灌溉则可能导致土地盐碱化。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较强,抓住图示的地势、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准确判断地势高低分布和气候类型分布是解题的关键,进而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分析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区域发展初期阶段的匹兹堡
A.资源充足
B.环境恶化
C.人地关系不协调
D.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发展阶段。区域发展初期阶段的匹兹堡,附近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几乎无工业可言,区域经济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人地关系基本协调,故选A项。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