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图中甲、乙表示两个不同的区域,据此完成下题。

若甲表示我国的东部地带,乙表示中西部地带,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①水源?②资金?③能源?④技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联系。甲、乙表示两个不同的区域,我国东部地区较中西部地区发达,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资金和技术。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说明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形成原因。(4分)
(2)指出乙、丙两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乙区相比,说明丙区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4分)
(3)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蔗糖生产和出口国,甘蔗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多雨的平原和河谷带,所产蔗糖的75%以上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指出澳大利亚蔗糖加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简述其区位因素。(5分)
(4)说出澳大利亚东岸污染扩散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参考答案:(1)年降水量900毫米左右(较丰富),夏季(1月)少雨,(1分)冬季(7月)多雨;(2分)
夏季(1月)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冬季(7月)受西风控制。(2分)
(2)乙、丙两区为现代混合农业(小麦—绵羊带或小麦—牧羊带);(2分)丙区有河流(水资源较丰富),(1分)平原范围广(地形较平坦)。(1分)
(3)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甘蔗种植区)。(2分)接近原料地(原料指向),(1分)接近港口,(1分)接近市场。(1分)
(4)东岸污染由近岸向大洋扩散(向东、向南扩散);(2分)东部海区主要受由低纬(西北)向高纬(东南)的洋流(暖流)影响。(2分)
本题解析:(1)根据甲地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该地区位于30°--4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故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少雨;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2)图示乙、丙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为主要的混合农业区。影响丙地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可从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方面分析,注意与当地实际相结合。(3)蔗糖加工业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主要应主要分布于甘蔗的种植地区。其影响因素主要从原料、市场、交通等因素分析。(4)结合东澳大利亚暖流的流向判断。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世界区域地理的分布概况,并结合读图分析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区域地理的主干知识的整理和归纳,并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关于工业化阶段区域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大
B.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
C.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增强,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快
D.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不平衡的增长状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的发展阶段。加工制造业向资源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全面升级是在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3为我国某省2010年三大产业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A.种植业
B.建筑业
C.旅游业
D.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