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区域都以自然的山脉和河流为界
B、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因而区域之间的差异不大
C、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D、区域内部的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13分)图14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天文爱好者在某市旅游时,在A山顶测得北极星的高度角是36°34′,在B山顶测得北极星的高度角为36°56',在游览完B山后,在山顶观测到太阳正好在正南方向时,他从收音机里收听到“BBC”播报国际标准时间为7月20日4点整。那么经过A山的经纬线的度数分别是M?,L?。(4分)
(2)图中①②③④为四条假设河流,最不可能的是?,理由是?。(3分)
(3)最适合建水库的库区是?(填写字母),在图中用“==”符号标出坝址位置。(2分)
(4)D、H、G、F四地,最适合建海港的是?,适宜建盐场的是?。(2分)
(5)如果要建一康复疗养中心,下列最合适的地点是(?)(2分)
A. A山顶?B. B南坡?C. C地区?D. D地区
参考答案:
小题1:120°E (2分)? 36°34′N?(2分)
小题2:②(1分)?理由:②处等高线向低处弯曲为山脊,不能发育河流(2分)
小题3:E(1分) ?坝址画在E河峡谷处(画图略)(1分)
小题4:F(1分)? H(1分)
小题5:B(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A山顶的北极星的高度角是36°34′,故确定当地纬度。当地正午12时,而国际标准时为4点时,判断当地的经度位置,较0°经线早8个小时,故位于120°E。
小题2:图示②处等高线为“凸低为高”为山脊,不可能有河流。
小题3:水库应建于峡谷地带,工程量小,且水流急。
小题4:海港应建于海湾内部,可避风浪。图示H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利于晒盐。
小题5:建疗养院应选择环境优美的地区,图示B位于郊区,远离工业区,且靠近石林,环境优美。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图示信息提取有效信息,进一步判断该地区的经纬度位置、风向、地形等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 “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5分)

(1)填出四大工程的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___________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_________________工程和_________________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 _________________工程。
(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_____________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_____________工程。
(3)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共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_________________。
(4)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______________,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4分)
(2)西气东输?青藏铁路(2分)
(3)水资源南部多,北部少(2分)
西部地区能源供大于求,东部地区供不应求(2分)
东部经济比较发达,西部经济相对比较落后(2分)
(4)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环境保护(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四大工程。
(1)结合图示了解我国的四大工程,包括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
(2)西气东输从塔里木盆地到上海,东西方向跨度大,故气候变化大;青藏铁路全部位于青藏高原。
(3)由于受夏季风影响强弱,故水资源的南北差异:南多北少;注意“供需关系”:我国能源资源的供应:西多东少,但经济发达东部发达西部落后,故能源需求:东多西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发达,西部落后;
(4)四大工程中,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都向上海供应能源,故对上海的意义:主要从能源供应、改善能源消费、改善环境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天然植被是(?)
A.荒漠草原、荒漠
B.草原
C.森林、草原
D.森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南北差异。我国秦岭以南为湿润地区,故天然植被为森林。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大陆市场发展快,市场容量大,台湾“中国钢铁公司”有一半的产品出口大陆,是大陆养着“中钢”。台湾“中国电力公司”用煤发电,但台湾煤资源短缺,台湾当局却严格限制从大陆进口。
材料二:台湾地域狭小,岛上河流较短,很难采到合格的建筑用砂石,当局又严格限制从大陆进口砂石,导致岛内乱采乱挖,砂石价格飞涨。
材料三:台湾岛冬夏季气温分布示意图。

(1)试分析台湾发展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的原因。(6分)
(2)近年来,台湾岛的水旱灾害频度和强度都显著增大,试简析其原因。(4分)
(3)台湾岛东、西两侧的海底地形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台湾岛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分别是什么?其原因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1)①因台湾岛地域狭小,大部分工业原料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必须靠进口;②因岛内人口较多,人口密度较大且素质高,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以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③因岛内地域狭小,市场容量有限,产品以出口外销为主。所以台湾发展成为“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6分)
(2)①近几年是太阳活动极大年,对气候影响大,造成气候异常;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也频繁发生,造成气候异常;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增多。
②台湾岛内因采矿、挖砂、砍伐森林等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对水旱灾害的抗御能力减弱,水旱灾害强度增大。(4分)
(3)海沟(或大陆坡)?大陆架?(2分)
(4)冬季,岛内的温差大,东西温差明显,东侧气温高,西侧气温低;夏季,岛内普遍高温,中部气温低,四周气温高。
原因:冬季,西部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低;夏季受地形影响,中部地势高,气温低。(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1)台湾发展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主要从该地区的原料;市场和劳动力条件的优势和不足分析。(2)自然灾害强度增大主要从自然原因,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生态恶化等方面分析。(3)台湾以东海域为大陆坡;而以西的台湾海峡属于大陆架。(4)夏季普遍高温,由于地势的差异,中部气温较低。冬季则出现东部气温较高,而西部气温较低,主要从地形对冬季风的影响角度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