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11-10 19:03:2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晚唐诗人胡粉在《庐山桑落洲》中写道:“……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所有河流都会发生诗中所描述的现象 B.“新住处”位于河流右岸,“古岸”位于河流左岸 C.南半球不会发生这种现象 D.地球自转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除赤道外,不管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都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题中的大江是由西向东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右岸即“古岸”受到侵蚀,左岸堆积形成“新住处”。 考点: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点评: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地转偏向力,其对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产生影响,具体为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赤道不偏。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该图是“北半球海平面6月和12月太阳月总辐射量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6月北半球海平面太阳月总辐射量最高的海域是?,10°N与60°N相比,6月太阳月总辐射量较高的是?。 (2)描述12月北半球随纬度的变化特征:?。 (3)一年中,赤道附近地区太阳月总辐射量的变化特点是?。
参考答案: (1)副热带海区; 60°N (2)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少, 70°N 以北地区为0。 (3)春秋多,冬夏少,全年变化小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6月份为北半球的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晴天多,所获得太阳辐射多,图中30°N附近太阳辐射量大,30°N附近终年受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晴天多。根据图形判断60°N获得太阳辐射大于10°N,10°N接近赤道,降水多。 (2)12月份为北半球冬季,太阳高度角小,越往北白昼时间越短,所以太阳辐射量从赤道向北极递减,70°N附近出现极夜,获得太阳辐射为0。 (3)冬季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夏季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赤道地区获得太阳辐射相对较少。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赤道地区获得太阳辐射多。赤道全年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辐射年变化小。 点评:一个地区获得太阳辐射多少主要取决于太阳高度角大小,昼夜长短和天气状况。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地球成为太阳系的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 A.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B.有固体表面 C.有自然卫星 D.有生命物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最大的特殊性体现在有生命物质的存在。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据中新网2012年3月12日电: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为了加快国家发展,计划把全国使用的三个时区整编成一个时区。届时印尼时间将与北京时间相同。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及周边区域图和雅加达气候资料图
 (1)如果印尼统一采用新时区后, 9月23日,当雅加达(110°E)正好日出时,印尼时间为 ,这天,图中首都城市中,正午日影最短的是 。(2分) (2)雅加达降水最多的季节为 ,此季节的降水主要是受 (气压带或风带)控制而形成的。印度尼西亚被称为太平洋的一叶“肺”,是因为 (自然资源)分布广泛而得名。(3分) (3)材料一右图中,①处气温在相对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4分) (4)爪哇岛是印尼重要的农业生产区,该岛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近年来该岛城市化发展迅速,粮食产量下降。试解释这一现象。(7分)
参考答案: (1)6时40分(1分) 新加坡(1分) (2)夏季(1分) 赤道低压带(1分) 热带雨林(森林)(1分) (3)此时降水较多(阴雨天气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强(2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2分) (4)水稻种植业(或热带种植园农业) ①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用地增加,使耕地面积减少;②农业结构调整,使粮食播种面积减少;③城市环境污染加剧,使耕地质量下降;④城市用水量大增,使周边地区缺水严重,影响水稻正常生长。(每个要点2分,答对其中任三点得满分6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9月23日为秋分,全球各地6时日出,印尼新时区采用120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右图为西半球侧视图,若西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完成下列问题。(20分)
 ⑴此时晨昏圈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是晨线,____________是昏线。(6分) ⑵将该图利用下图转换为昼夜各半的侧视图,标注经度。(4分)
 ⑶B点的经度是________,并在新画的图上标出其位置。(4分) ⑷此时,图中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时,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若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则北半球正处于______季。(6分)
参考答案: (1)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 160°E (2)见下图。
 (3)110°W 见上图。 (4)18; 0°,70°E 秋季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题干中“西半球与夜半球完全吻合”可知,此时晨昏圈为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且20°W为晨线,160°E为昏线。 转换时要注意晨昏线的所在的经线位置,昼夜半球等。 B点为夜半球的中央经线,故应为110°W。在图中找出夜半球中央经线,标处即可。 A点位于昏线上,为18点;此时全球昼夜等长,太阳直射赤道;由上题可知,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10°W,则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为70°E。若太阳直射点南移,则此时是北半球的秋季。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