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A.5时20分 B.6时40分 C.<6时40分 D.<7时20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ef为晨线,晨线上太阳高度为0°,a、b、c三线太阳高度相差10º,可以算出Ha=0°;Hb=10°;Hc=20°;Hd=90°。
【小题2】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点钟,a、b、c三线太阳高度相差10º,可以得到c处地方时是大于6时40分小于7时20分。
【小题3】根据晨线可以判断北半球昼短夜长,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悉尼港东南方一轮红日已从海面升起是正确的;黎明前,浙江沿海军民正在抗击一次强台风侵袭是错误的,台风发生在北半球的夏秋季节;纽约街头华灯初上,一群工人正在庆祝国际劳动节是错误的,劳动节是五月一日;ef为晨线,e点经度是60°E,可以推出伦敦位于黑夜,伦敦某中学的一班同学正在体育课上踢足球是错误的。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南京围绕地轴转动一周所需时间为
A.约23时56分4秒
B.24小时
C.通常所说的一天
D.一昼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周期。地球自转3600,23时56分4秒。南京围绕地轴转动一周所需时间为23时56分4秒。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2014年9月24日北京、上海、西宁、深圳四地“24小时城市气温对比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下列选项中,四地依次对应图中曲线,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②④①
D.③④②①
【小题2】当日四地正午日影最短的是( )
A.北京
B.上海
C.西宁
D.深圳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四地纬度由低到高依次为西宁、北京、上海、深圳,西宁纬度最高、气候大陆性强,因此此时温度最低,此次为纬度较高的北京,再次为上海,深圳纬度最低,温度最高。
【小题2】9月24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附近,北半球各地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因此四地中日影最短的是深圳。
考点:影响气温的因素、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地球晨昏线示意图,回答问题。(14分)
下图为晨昏线通过极点A后,与AC所在的经线相交于B点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最大的圆为赤道,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小虚线圈为极圈,C为极圈上的一点,B为经线AC段的中点。
(1)晨昏线通过极点A之日,日期约为 月22日;通过B点之日,日期约为 月7日。(2分)
(2)晨昏线通过B点之时(如图所示),一艘位于赤道上的邮轮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出,该邮轮所处的经度位置是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 。(2分)
(3)晨昏线通过B点之日,与北京(40°N)所处纬度不同,但正午太阳高度却相同的纬度是 。如果该日恰逢农历十五,上海地区(121°E)人们还需要等待 分钟才能看到一轮圆月挂在天空最高的位置。(2分)
(4)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上海的白昼时间逐渐 ,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 。(2分)
(5)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南半球信风带向什么方向移动?该移动直接造成有的地方降水丰富,有的地方干旱少雨,分别举例说明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3 5
(2)135°W 11°43′N
(3)16°34′S 56
(4)延长 减慢
(5)移动方向:向北移动。 该移动会造成南亚地区降水丰富,因为北移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球自转影响,风向右偏形成西南季风,西南季风掠过暖湿的印度洋洋面,带来丰沛的降水。
该移动会导致澳大利亚北部干旱少雨,因为该区在这一期间受干燥的东南信风控制,所以干旱少雨。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经度值的变化,可知图中极点为北极点,再根据题干的提示“上图为晨昏线通过极点A后,与AC所在的经线相交于B点的示意图”,说明晨昏线通过极点A北极点之后,北极出现极昼现象,所以晨昏线通过极点A之日,日期约为3月22日,通过C点之日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为6月22题,B点位于AC的中点位置,所以通过B点之日,日期约为5月7日。
(2)晨昏线通过B点之时,45°W平方白天,则其地方时为12时,一艘位于赤道上的邮轮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出,则该邮轮所处的地方时为6时,比45°W晚6小时,通过计算可得出该邮轮所处的经度为135°W,根据上题的结论,B点位于AC的中点位置,所以通过B点之日,日期约为5月7日,则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赤道到北回归线的中间纬度,约为11°43′N。
(3)结合上题得到,通过B点之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为11°43′N,晨昏线通过B点之日,与北京(40°N)所处纬度不同,但正午太阳高度却相同的纬度是16°34′S;如果该日恰逢农历十五,上海地区(121°E)人们还需要等待56分钟才能看到一轮圆月挂在天空最高的位置。
(4)根据上题的结论,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为5月7日到6月22日,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上海的白昼时间逐渐延长,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减慢。
(5)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即为5月7日到6月22日期间,南半球信风带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也是向北方向移动,该移动会造成南半球信风越过赤道,偏形成西南季风,使得南亚地区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而澳大利亚北部干旱少雨,因为该区在这一期间受来自陆地干燥的东南信风控制,所以干旱少雨。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和季风环流对降水的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读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1)写出上图中A、B、C、D代表的节气名称和大致日期:
A—— 日, 月 日。 B—— 日, 月 日。
C—— 日, 月 日。 D—— 日, 月 日。
(2)北半球昼长最长的一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的 点。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的的一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的 点。
参考答案:10分、(1)写出上图中A、B、C、D代表的节气名称和大致日期:
A—— 春分 日, 3 月 21 日。
B—— 夏至 日,6 月 22日。
C—— 秋分 日, 9 月 23 日。
D—— 冬至 日,12 月 22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 |